黑頸鶴群“落戶”祁連山木裏濕地
圖為(wei) 兩(liang) 隻黑頸鶴在濕地中漫步。天峻縣融媒體(ti) 中心 供圖
記者20日從(cong) 青海省天峻縣委宣傳(chuan) 部獲悉,近年來,隨著祁連山下天峻縣不斷加強環境治理、濕地生態修複,縣域內(nei) 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持續優(you) 化,優(you) 美的生態環境也吸引了“鳥類大熊貓”黑頸鶴群等大批珍稀候鳥棲息繁衍。
圖為(wei) 一隻黑頸鶴在濕地中行走。天峻縣融媒體(ti) 中心 供圖
天峻縣因緊靠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又被稱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的“南大門”,平均海拔4000米,總麵積2.57萬(wan) 平方公裏,全縣80%以上的土地被高山草原覆蓋,青海湖最大的補給河流布哈河就發源於(yu) 天峻縣。布哈河的幹支流承擔了青海湖70%以上的補水任務,因此天峻縣也被稱為(wei) “高原淨土”“大湖之源”。
圖為(wei) 兩(liang) 隻黑頸鶴在濕地中悠閑踱步。天峻縣融媒體(ti) 中心 供圖
據介紹,天峻縣融媒體(ti) 中心記者日前在天峻縣境內(nei) 的木裏鎮塞納合讓村的濕地內(nei) ,拍攝到了四隻黑頸鶴覓食、嬉戲的場景。它們(men) 兩(liang) 兩(liang) 時而漫步於(yu) 水草間悠然覓食,享受著濕地帶來的豐(feng) 茂食物,時而引吭高歌、時而追逐打鬧,時而翩翩起舞、時而悠閑踱步,與(yu) 棲息於(yu) 此的斑頭雁、赤麻鴨等精靈,共同為(wei) 初夏的天峻草原增添了幾分靈動與(yu) 生機,呈現出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
圖為(wei) 兩(liang) 隻黑頸鶴在濕地中起舞。天峻縣融媒體(ti) 中心 供圖
黑頸鶴作為(wei) 青藏高原濕地鳥類的旗艦物種,被人們(men) 稱作“鳥類大熊貓”,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存和繁衍於(yu) 高原的鶴類,被列為(wei) 中國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黑頸鶴作為(wei) 高原生態變化指示性物種,對棲息地環境要求較高,主要棲息於(yu) 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澤和蘆葦沼澤,以及湖濱草甸沼澤和河穀沼澤地帶,是在高原淡水濕地生活的鶴類。
祁連山位於(yu) 青海、甘肅兩(liang) 省交界地區,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黑頸鶴頻繁“駐足”中國“鹽湖城”
在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秀溝村澤日德草原一河灘內,兩隻黑頸鶴長期“駐足”在此,或在草叢中悠閑踱步,或在空中翱翔、或在湖邊休憩,顯得十分悠閑自得。[詳細] -
青海湖北岸黑頸鶴成群 “輕歌曼舞”宛若仙子
4月24日,在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攝影愛好者在該縣哈爾蓋鎮田間拍攝到成群黑頸鶴。[詳細] -
數十隻黑頸鶴“如約而至”柴達木盆地都蘭湖濕地
在烏蘭縣都蘭湖濕地,50餘隻黑頸鶴“如約而至”,它們或擠在一起沐浴冬日的暖陽,或三五成群覓食嬉戲,為冬季的都蘭湖增添了一份美麗與靈動。[詳細] -
青海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五年增加3倍 成為“安家熱門地”
據最新數據顯示,稱多縣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突破曆史最高值,達到930餘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