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未來可期 理塘縣奮力打造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有名的理塘賽馬會(hui) 。葉強平 攝
理塘是國道318線上的一顆明珠,草原、雪山、花海、星空……這些獨特的高原自然風光是理塘最大的旅遊資源。“如何將理塘打造成為(wei) 特色鮮明、生態保持良好、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成為(wei) 理塘近年來一直積極探索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未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中心,以“三核一城兩(liang) 路五區”為(wei) 總體(ti) 思路,加快構建“1314”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格局,大力開發文化研學、科學考察、觀光、探險、休閑和度假等豐(feng) 富的特色旅遊產(chan) 品,推進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深化區域旅遊合作,力爭(zheng) 把旅遊業(ye) 培育成全縣主導產(chan) 業(ye) 和戰略性支柱產(chan) 業(ye) 。
加快資源開發
發揮旅遊帶動作用
2020年11月11日,丁真被一個(ge) 來涉藏地區旅遊的攝影師拍下一段不到十秒的小視頻,在各大平台上意外走紅,火起來的不止有丁真,還有他的家鄉(xiang) 理塘。
2020年11月25日,丁真為(wei) 理塘拍攝的宣傳(chuan) 片《丁真的世界》上線,短短72小時內(nei) 播放量突破7億(yi) 次。
雪山,草原,冰川,賽馬,一一在鏡頭中閃過,這些獨特的高原自然風光,讓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men) ,心懷向往。
數據是最好的說明,據理塘縣假日辦統計,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全縣共接待遊客137967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52億(yi) 元,同比增長72.4%;五大景區及賽馬會(hui) 、文娛活動共計接待遊客7.9萬(wan) 餘(yu) 人,同比增長14.2%。今年“五一”小長假,理塘縣千戶藏寨景區舉(ju) 辦了藏戲、鍋莊等非遺表演,吸引了大量遊客參與(yu) 。
記者從(cong) 該縣文旅局了解到,理塘將借勢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天府旅遊名縣,力爭(zheng) 到2025年,建成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ge) ,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1-2個(ge) ,新增國家4A級旅遊景區1家,把毛埡大草原打造成G318線中國最美景觀大道上“牧旅融合示範區”,對千戶藏寨、藏巴拉花海等A級旅遊景區進行提檔升級。同時,完成縣城圖書(shu) 館評估定級工作,繼續加大縣域文保單位、非遺項目及傳(chuan) 承人的申報。力爭(zheng) 在2025年,全縣遊客年接待量突破500萬(wan) 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50億(yi) 元。
放大資源優(you) 勢
打造理塘文旅品牌
6月4日上午,在“八·一”賽馬場的觀眾(zhong) 席上,呐喊聲此起彼伏……“中國藏族賽馬文化之鄉(xiang) ·理塘”中華民族大賽馬6月賽馬會(hui) 最後一項賽事在這裏舉(ju) 行,三場賽事累計在線觀看人數高達20萬(wan) 人次。
理塘縣舉(ju) 辦的“六月賽馬會(hui) ”是亮出“天空之城·賽馬理塘”名片,樹立旅遊新形象的又一舉(ju) 措。今年,理塘縣將秉持以文促旅、以節興(xing) 旅的理念,力爭(zheng) 讓“詩歌節”“八·一賽馬會(hui) ”等重大節慶活動向國際接軌,提升理塘生態旅遊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與(yu) 影響力。
持續鞏固“丁真效應”,做好省、州文旅部門、企業(ye) 組織開展的旅行商、媒體(ti) 考察、拍攝、采風、踩線等線上線下推廣活動,利用互聯網、新媒體(ti) 等平台做好線上宣傳(chuan) 營銷。
同時,積極培育發展旅遊演藝文化,圍繞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歌舞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資源,通過在旅遊景區設立展區、研習(xi) 所,跳鍋莊、藏戲等形式,提高旅遊的娛樂(le) 性和體(ti) 驗性,實現提升景區價(jia) 值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雙重效益。
“為(wei) 給遊客營造一個(ge) 濃厚的節日氛圍,我們(men) 組織文旅體(ti) 公司、社會(hui) 文藝團體(ti) 、旅遊沿線群眾(zhong) 在各大景區、觀景台、廣場等,開展歌舞、藏戲、鍋莊、書(shu) 法繪畫、騎馬轉山、民俗競技、夜遊古鎮、藏裝服飾秀等一係列文旅活動,極大地滿足了遊客的體(ti) 驗需要,受到廣大遊客的一致好評。”縣文旅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該縣以格聶神山、毛埡大草原、G318線等道路和區域文化為(wei) 基礎,串聯域內(nei) 景區景點,設置不同主題特色,依托千戶藏寨、格聶神山、藏巴拉花海、毛埡草原等資源載體(ti) ,開發探秘、攝影、體(ti) 驗等高端遊、小眾(zhong) 遊、深度遊產(chan) 品,受到廣大自駕遊客的青睞。
建設“數字文旅”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
當前,甘孜州文化和旅遊行業(ye) 正處於(yu) 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guan) 鍵階段,新形勢、新業(ye) 態、新理念都對管理和服務提出了轉型升級的新要求。按照“旅遊+”“+旅遊”的理念,理塘積極統籌整合全域旅遊資源,促進形成更多新興(xing) 旅遊業(ye) 態,以“數字文旅”建設為(wei) 抓手,推動跨界融合創新、多渠道共享共融、多行業(ye) 互聯互通,打通全縣”數字文旅“信息數據壁壘,實現資源共享、數據共享、功能共享、內(nei) 容共享,以高質量的”數字文旅“建設,為(wei) 打造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提供支撐。
據甲窪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洛絨降央介紹,1936年5月6日,奉紅軍(jun) 總部命令,紅32軍(jun) 進駐理化縣甲窪鄉(xiang) (今理塘縣甲窪鎮),在此籌糧休整並迎接紅6軍(jun) 團。6月3日,蕭克、王震率紅6軍(jun) 團抵達甲窪,與(yu) 紅32軍(jun) 勝利會(hui) 師。從(cong) 此,長征這段神聖而偉(wei) 大的曆史足跡,銘刻在理塘人民的記憶中。
甲窪鎮依托紅色資源,激蕩“紅色力量”,奏響了高質量發展強音。漫步在田野鄉(xiang) 間,農(nong) 舍房前屋後幹淨整潔,花草與(yu) 樹木相映成趣,每一幀都是一幅定格的絕美鄉(xiang) 村畫卷。一棟棟傳(chuan) 統和現代相結合的藏式民宿拔地而起,脫貧後的村民“振興(xing) 路”越走越寬。
此外,當地還重點支持培育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推進鄉(xiang) 村旅遊集中連片發展,建設自駕車營地,開展甲窪紅軍(jun) 小鎮、沙魯裏溫泉旅遊A級景區創建,發展能滿足遊客各種需求的賞花采摘、農(nong) 牧體(ti) 驗、休閑度假、研學旅行等不同形式的鄉(xiang) 村旅遊業(ye) 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