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丨避險搬遷戶劉長海:新居不懼連夜雨

發布時間:2022-06-24 15:19:00來源: 新華網

  自打搬到蘭(lan) 州新區,劉長海一家終於(yu) 敢在雨天睡個(ge) 踏實覺了。

  一早,準備出門的劉長海發現電瓶車座椅淋濕了,方才知道下過雨。什麽(me) 時候下的,竟渾然不覺。不過,如今下雨再也不是搬入新居的劉長海擔心的問題了。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果耶鎮真莊磨村是劉長海的家鄉(xiang) 。這座“鑲”在山腰的村子,腳底下就“踩”著懸崖。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果耶鎮真莊磨村舊貌。(受訪對象供圖)

  在劉長海的記憶裏,2008年前後,家鄉(xiang) 雨水開始漸漸多過往常。村裏人發現,隨著雨水的增多,有些房子開始一點點往山下溜。有一年,雨淅淅瀝瀝下了快一個(ge) 月,一戶人家的房屋同背後的山坡一起滑下了山崖。所幸屋裏的人都沒睡,及時跑了出來。

  自此,下雨成了劉長海最擔心害怕的事情。一到雨天,他就拎著板凳坐在屋外“聽雨”,手裏的煙一根續一根。他盤算,再這麽(me) 下,就帶著一家人去縣城租房子住。

  終究找房不易,故土難離。劉長海當初的盤算,在老屋的修修補補中,過了一年又一年。但老屋年年修、年年損,看不到效果。

  2020年,攢了些積蓄的劉長海咬牙花了20多萬(wan) 元建起新房。錢花光了,他又跑去成都打工賺錢。可剛到成都一個(ge) 星期,鄉(xiang) 政府幹部就打來電話,因為(wei) 連夜雨,還沒幹透的新房被掰開了一道二指寬的口子。

  劉長海欲哭無淚。幹部問:“有搬遷的政策,搬不搬?”“搬!”他心一橫,跑回來報名。於(yu) 是,建了新房的劉長海成了村裏第一個(ge) 報名搬遷的人。

  起初村裏人不理解。有人問他,新房沒睡過一天,搬了不心疼?

  “再不搬,害後代!”

  山裏不便的交通已讓一家人吃了不少苦,現在房子不穩當、安全難保障,不搬不行!

  還有人生疑:“你這麽(me) 積極,要搬的地方你去過?”

  劉長海信一點:黨(dang) 和政府不哄人!

  2021年8月7日,劉長海一家遷入蘭(lan) 州新區避險搬遷安置點。麵積96平方米的敞亮新居,政府補貼10萬(wan) 元,自己隻需再交4.4萬(wan) 元,還可以申請貼息貸款。


劉長海在新家裏澆花。新華社記者王博攝

  “可把我高興(xing) ‘慘’了!”劉長海的新家旁就是平坦的馬路,四通八達。全家背著背簍徒步拉磚修房的日子,不複返了。

  甘肅是全國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全省超過50%的國土麵積位於(yu) 自然災害高發易發區。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這些區域的治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有些地方依舊年年治、年年出險情,必須采取避險搬遷等有效措施,才能根除地質災害威脅,創造安全穩固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舟曲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第一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那有布說,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250戶5100餘(yu) 人搬到蘭(lan) 州新區。其中,2000餘(yu) 人實現就近就地或外出務工就業(ye) 。

  甘肅省計劃陸續完成災害多發區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zhong) 的避險搬遷。同時,抓好產(chan) 業(ye) 與(yu) 就業(ye) ,配套健全公共服務,解決(jue) 好“穩得住”的問題,使搬遷既提升居住安全水平,又提升群眾(zhong) 生活品質,更促進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今年,劉長海沒有出遠門,就在安置點周邊務工。妻子在日光溫室打工掙錢,兩(liang) 人每月收入也有七八千元。

  劉長海手機裏還存著老家的照片。他挑了一張有老屋的照片裱了框,準備掛在客廳的牆上。“再過幾年,等我們(men) 這裏綠化好了,感覺就跟老家一樣了。”劉長海說。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