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嶄新的家園 穩穩的幸福
29歲的楊條女最近有了新身份——甘肅省蘭(lan) 州新區西岔鎮新康村村委會(hui) 副主任,她最忙碌的事就是為(wei) 搬遷而來的“娘家人”講解新康村的“新生活”。
村委會(hui) 副主任楊條女正與(yu) 搬遷群眾(zhong) 談心。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甘肅省地質災害多發易發,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是全國山體(ti) 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最為(wei) 發育的地區之一。無法“安居”的噩夢,年複一年地糾纏著地質災害隱患點上數萬(wan) 名群眾(zhong) ,其中便包括楊條女和她的鄉(xiang) 親(qin) 。“大部分積蓄都投在了房子裏,但年年修年年毀,心也涼了。”她說。
記者從(cong)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從(cong) 2021年起,甘肅省啟動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從(cong) 源頭上根除自然災害對群眾(zhong) 的威脅,實現避災減災、民生改善、生態恢複的多贏。許多祖祖輩輩生活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的舟曲縣群眾(zhong) ,走出山高溝深的老家,奔向一馬平川、阡陌縱橫的新家,成為(wei) 工程的最早受益者。
在新康村的新家,楊條女正在陪孩子畫畫。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坐落在秦王川上的蘭(lan) 州新區是西北首個(ge) 國家級新區,也是甘肅省災後重建易地搬遷和生態移民安置的主要承接地。楊條女一家5口人分到了麵積96平方米的新房,寬敞明亮、水電暖齊全的三室一廳。“終於(yu) 能夠睡個(ge) 踏實覺了。”她說。
近年來,蘭(lan) 州新區經濟高速增長,產(chan) 業(ye) 發展日新月異,搬遷群眾(zhong) 由此看到了安居樂(le) 業(ye) 的希望。
26歲的劉發紅很早便離開了舟曲老家,遠赴廣東(dong) 打工,孤身在外的生活倍感艱辛。去年9月,她聽聞村民即將搬到蘭(lan) 州新區,便萌生了返鄉(xiang) 創業(ye) 的想法。
劉發紅在自己新開的家居店中忙生意。新華社記者 王紫軒 攝
去年冬天,劉發紅從(cong) 蘭(lan) 州中川國際機場花半小時車程就到了家門口。在幫扶幹部的支持下,她的家居店在新康村順利開張。店鋪雖小,沙發、衣櫃、冰箱、電視等家居用品卻一應俱全。
“蘭(lan) 州新區發展前景大,新康村又正值裝修旺季。現在,我們(men) 每月能賺2萬(wan) 多元,已經從(cong) 單純賣家具、家電,發展到做全屋定製。”劉發紅說,她希望能繼續拓展業(ye) 務、擴大店麵。
劉發紅在自己新開的家居店中和顧客交談。新華社記者 王紫軒 攝
“目前搬到新區的舟曲群眾(zhong) 已超5000人,通過與(yu) 各類務工項目互聯互通,社區已幫助2000多名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ye) 或外出務工。”舟曲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第一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那有布說。
那有布至今還記得去年冬天大家為(wei) 村子起名的情形:村民們(men) 你一言我一語,反複討論了大半個(ge) 月,最終選中“新康村”。移民至新區,奔向康莊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開啟幸福新生活 甘肅舟曲避險搬遷工作有序推進
4月25日,首批150戶618名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群眾順利抵達蘭州新區移民安置點,拉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2022年避險搬遷工作序幕,為確保全年搬遷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打下堅實基礎。[詳細] -
“走出高山上學,我的夢想更近了!”
2月22日,新學期的第一天。清晨6點半,蘭州新區第二小學五年級4班的尚欣怡穿上藍色校服,早早來到蘭州新區搬遷安置點的巴士站點等校車。“一個多月沒去新校園了,好想見到小夥伴們!”她說。[詳細] -
新春走基層丨千裏搬遷後,“穩穩地”幸福
舟曲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那有布介紹,截至目前,共有850戶3495人搬至蘭州新區,其中,近1500人實現就近就地或外出務工就業,600多名各學段隨遷子女已全部入園入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