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江蘇援青十二載:一個“老西藏人”的新青海情

發布時間:2022-07-08 16: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江蘇援青十二載:一個(ge) “老西藏人”的新青海情
圖為(wei) 陳明(中)指導衛生健康事業(ye) 。(資料圖)蘇青 供圖

  無論是高原的陽光炙烤,還是風雪交加,定好的“下鄉(xiang) ”,陳明總是最積極的。相比坐在辦公室,他說,更喜歡下基層,在基層能聽到牧民的心聲,看到牧民的笑容。

  2019年7月,陳明被選派為(wei) 江蘇省對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江蘇省對口幫扶青海省工作隊領隊。在內(nei) ,他是“大家長”,在外,他是“領頭雁”。這位從(cong) 江蘇來的援青幹部,走進了牧民的心裏。

  “老西藏人”援青身兼兩(liang) 支隊伍“一把手”

  2004年,32歲的陳明意氣風發,從(cong) “江南水鄉(xiang) ”的江蘇,選擇去了他眼中充滿“神秘感”的西藏,在大家眼裏,他是“老西藏人”。

  “不論是2004年去援藏,還是2019年再援青,選擇對口支援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和責任,沒有那麽(me) 一股子精氣神,可不行。”陳明說。

  江蘇在青海有兩(liang) 支“隊伍”,一支是對口支援海南州的援青團隊,一支是東(dong) 西部協作對口幫扶青海省及西寧市、海東(dong) 市的工作隊。身兼兩(liang) 支隊伍“一把手”的陳明,上任伊始就積極謀劃,“雖然兩(liang) 支隊伍的具體(ti) 工作任務和工作地點不同,但是可以整合工作資源,發揮各自的優(you) 勢,達到一加一大於(yu) 二的效果”。

  “今天是老中醫的生日,我在省上開會(hui) ,趕不回去,大夥(huo) 一起關(guan) 懷一下他,可以小撮一頓,但是不能飲酒……”電話那邊是陳明不斷地叮囑。

  被打趣稱為(wei) “老中醫”的馮(feng) 廣清是江蘇省衛健委的援青幹部,中醫博士,平時總是嘮嘮叨叨的提醒大家注意身體(ti) 健康,大家都親(qin) 切地叫他“老中醫”。

  每年12月10日生日這天,馮(feng) 廣清都是最難忘的。

  馮(feng) 廣清說:“不光是我,隊伍裏每個(ge) 人都一樣,在隊裏總能感受到暖暖的關(guan) 心,事情雖小,卻處處體(ti) 現著關(guan) 懷,而正是這些小事情,陳明記得比我自己都清楚。”

  陳明說:“大家遠離江蘇,來到青海。就要換位思考,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援青隊伍裏每個(ge) 人都需要關(guan) 心。抓好自身隊伍建設,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也就能更好地做好對口支援的各項工作。”

  援青的使命,是要實實在在留下點什麽(me)

  2019年7月,青海高原天高雲(yun) 淡、群山吐翠,陳明的援青故事開始了。還是那個(ge) 青藏高原,再上高原,陳明已經是江蘇援青的總指揮了。

  “江蘇與(yu) 青海那麽(me) 遙遠,卻又這麽(me) 近。不僅(jin) 僅(jin) 是因為(wei) ‘共飲一江水’的地理淵源,更重要的是,我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援青,這是光榮的職責。”陳明說。

  “援青,就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艱辛,因使命而開拓,因責任而擔當。來到海南州,要學會(hui) 海南話、辦好海南事、為(wei) 海南各族群眾(zhong) 謀幸福。”這成了陳明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成了他三年來一直踐行的承諾。

  他說:“援青的使命,就是要實實在在為(wei) 當地留下點什麽(me) 。”

  援青的這三年,恰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之際,也是海南州各縣“脫貧摘帽”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轉折期。

  為(wei) 編製好“十四五”江蘇援青規劃,陳明多次邀請海南州領導赴江蘇考察,而每一次考察,他都作了精心的安排,選擇與(yu) 海南州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關(guan) 而且具有借鑒意義(yi) 的園區、企業(ye) 、鄉(xiang) 村、學校、醫院以及科研院所、專(zhuan) 業(ye) 機構,讓江蘇的同誌講經驗、做法、體(ti) 會(hui) ,把“江蘇經驗”融入到海南州的實際情況。

  而在海南州,陳明同樣帶著援青幹部們(men) 開展了深入的調研,從(cong) 產(chan) 業(ye) 項目到民生項目,從(cong) 事關(guan) 全局的項目到“點睛補針”的項目,從(cong)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項目到解決(jue) 群眾(zhong) 實際困難的項目,每一個(ge) 項目,他都到實地去考察,放到全局去考量。

  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來青海之前,陳明擔任過江蘇航運職業(ye) 技術學院院長,作為(wei) 一名曾經的高職院校的校長,他覺得,建設一所高質量的高職院校,培養(yang) 高質量的本土技能人才,對海南州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高就業(ye) 層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wei) 支持海南州職業(ye) 技術學校建設,陳明用盡了“私人關(guan) 係”,他協調江蘇省8所高水平高職院校聯合組成了職教援青的“江蘇隊”,形成了海南州高職院校籌建的骨幹力量。2021年,海南州高職院校建設方案獲得青海省教育廳的批準。

  在陳明的協調推動下,江蘇的智力援青可謂“遍地開花”。三年來,江蘇省向海南州累計引進各類專(zhuan) 業(ye) 人才371人,涵蓋教育醫療、道路交通、文化旅遊、職教管理、城鄉(xiang) 規劃、生態環境等十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門類,為(wei) 海南州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江蘇智慧”。

  “青電送蘇”“蘇企入青”“青貨出青”……有利於(yu) 蘇青兩(liang) 省產(chan) 業(ye) 合作、有利於(yu) 海南州長遠發展的大事,陳明始終“親(qin) 自”抓在手上。

  援青三年,1095天、26280小時,這在人的一生中,這點時間並不長,但是對於(yu) 每一名援青幹部人才來說,這不長的日子卻是一天一天、一小時一小時地積累。至今,江蘇已連續派出四批援青幹部,已達十二年。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