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高原上的過客 不當雪域上的看客——北京市第四批對口支援青海玉樹幹部交上圓滿答卷
新利平台訊 初到海拔450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城,高原反應仍然記憶猶新,犛牛養(yang) 殖、畜牧業(ye) 發展、企業(ye) 管理的知識從(cong) 零開始學習(xi) 、研究,睡不著覺就思考著縣裏犛牛產(chan) 業(ye) 發展的思路直到天亮……“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架起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橋’。”謝智剛這樣說,“讓治多縣優(you) 質的犛牛資源最終給牧民帶來增收和幸福生活。”
圖為(wei) 北京援建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賽馬場
“有產(chan) 婦胎盤早剝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情況緊急,接到電話後,高秀菊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玉樹州人民醫院。吸氧、開放靜脈輸液、配血、止血、取出胎兒(er) 、子宮壓縮縫合……患者的生命搶救了回來,子宮也保住了。渾身是血的高秀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醫院領導感慨地說:“要不是高醫生在,病人是保不住了。”
圖為(wei) 醫生高秀菊(右二)進行義(yi) 診活動
“不做高原上的過客,不當雪域上的看客,把掛職當任職,紮實工作,不辱使命。”薛雲(yun) 波這樣說。他治療帶狀皰疹出院後,忍著手臂做穿刺檢查後的疼痛,堅持伏案工作。當2020年11月,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實現了首創成功,他深感每一份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
他們(men) ,是北京市第四批支援青海玉樹幹部的部分代表,援青歲月轉瞬即逝,那些工作生活中點滴依然曆曆在目。
助力青海玉樹州“一市五縣”全麵實現脫貧摘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壓茬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主線,以對口支援規劃為(wei) 統領,以民生和基層為(wei) 重點,聚焦五大領域重點任務,積極踐行“一優(you) 兩(liang) 高”發展戰略,全麵建設現代、健康、幸福新玉樹,是每一位援青幹部的奮鬥目標。經過為(wei) 期三年的援青工作,北京市第四批支援青海玉樹幹部為(wei) 這段援青歲月交上了一份圓滿答卷。
自2010年開始,北京市對口幫扶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一市五縣”(玉樹市、稱多縣、治多縣、雜多縣、曲麻萊縣、囊謙縣)。
日前,記者從(cong) 北京支援合作辦公室了解到,2019至2021年三年來,北京市累計投入援青資金15.09億(yi) 元,實施市級對口支援項目150個(ge) 、區級攜手奔小康幫扶項目166個(ge) ,選派援青幹部人才共計62人(其中教師15人,醫生15人)。聚焦智力支援、產(chan) 業(ye) 促進就業(ye) 、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五大領域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前後聯動、市區聯動、援受聯動,不斷提升援青工作水平。
圖為(wei) 青海玉樹州各市縣學前教育科學保教提升項目的集中培訓活動
其中,北京對口支援青海玉樹在民生保障、扶貧攻堅等方麵給予重點支援,在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勞動就業(ye) 等方麵給予重點突破,助力玉樹州全麵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讓玉樹農(nong) 牧民住上“安居房”、走上“聯心路”、喝上“放心水”;持續推進玉樹州人民醫院三級綜合醫院建設,依托智慧分級診療係統,全麵提升受援地醫療水平,實現貧困群眾(zhong) “在家門口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建設生態示範牧場、創建玉樹犛牛區域公用品牌、研發產(chan) 品拓展市場,培育玉樹高原特色農(nong) 牧業(ye) 發展,著力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挖掘玉樹文旅資源、創新文旅發展思路,促進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打造京玉文化旅遊品牌,培育玉樹特色文旅產(chan) 業(ye) ,著力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
北京市對口支援青海玉樹為(wei) 玉樹州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據悉,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於(yu) 2021年榮獲“青海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ti) ”稱號,其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來北京的援青幹部們(men) 會(hui) 更加傾(qing) 心投入對口支援玉樹工作,助力玉樹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歐帆 周晶 圖片由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援藏“答卷”】珠峰腳下的他們享受文旅“珠峰宴”
汽車依舊在加烏拉山口盤旋,陣陣山風中,洛子峰、珠穆朗瑪峰等喜馬拉雅諸峰在雲霧間若隱若現。[詳細] -
【援藏“答卷”】亞東邊陲小村裏的幸福歡歌
從海拔4630米的牧區到海拔2000餘米的林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龐達村群眾普布紮西已逐漸習慣新環境、適應新生活。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