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柴達木盆地的護林員:守護,隻為那一片綠

發布時間:2022-07-20 09: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柴達木盆地的護林員:守護,隻為(wei) 那一片綠
圖為(wei) 護林員們(men) 查看樹苗長勢。吳婷婷 攝

  “下灘新林子400畝(mu) ,這次新林子要澆水48小時,老林子也要澆水48小時……”

  “哎呀!我這會(hui) 兒(er) 沒有時間呀!我要給綠化林帶放水,這一輪水不放的話,這些樹木就枯死了……”初見柴達木盆地青海省都蘭(lan) 縣察蘇鎮林業(ye) 站護林員朋措,他正在緊張地“搶水”。每次早上7時,他就早早出門了,這一去就是幾個(ge) 日夜。

  今年52歲的朋措做護林員已經整整17年。開車行走在夏日哈鎮至都蘭(lan) 縣察蘇鎮的109國道上,道路兩(liang) 旁的綠樹成為(wei) 一道靚麗(li) 的風景線,這些都是一代代護林員守護的成果。

  朋措介紹,十多年前,這裏是荒沙灘,公路被沙子埋沒,現如今道路兩(liang) 旁的樹都長高了,再也沒見過沙子埋沒109國道了。以前每年的3月至4月,公路段的工人們(men) 都要在路上推沙,現在再也不用了。

  春天種樹,夏天澆水,剩下的時候就是巡護。17年來,朋措年複一年的為(wei) 了這片綠,一直在默默堅守,但他嘴上從(cong) 不說苦。

  這片林子,他已經守護了十多年,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樹,他都如此熟悉。這些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生態環境漸入佳境。

  從(cong) 都蘭(lan) 縣城以東(dong) 到夏日哈鎮地界,每年的3月、4月、5月、8月和10月,他都需要給樹木澆水,每次80多個(ge) 小時他都守在地裏,他說等水澆透了,這些樹才能活下來。

  “我自己辛苦點,累點都沒事,我隻希望能守住這片綠。”朋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種一棵樹比養(yang) 一個(ge) 娃娃還難,挖坑、育苗、平地、栽樹、澆水和每天養(yang) 護,若是有病蟲害就完了,明年又得重新種樹。這棵樹長粗了這麽(me) 一點,就讓我操心了一年。”

  白天,朋措騎著摩托車來回穿梭,看著水流的方向和浸透的土地,他才放心下來。“一公裏一個(ge) 壩口換著澆水,給林帶澆水80多個(ge) 小時。中午不能回家,他和其他護林員隨便吃點解決(jue) ;晚上,他就在車裏睡覺。”他也習(xi) 以為(wei) 常,“這即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責任。”

  走著走著,看見被病蟲害損傷(shang) 的樹,他很傷(shang) 心,“這一年的精心付出都付諸東(dong) 流了。”

  “這棵樹長到4-5公分粗,得花10年時間,你看,這棵樹已經3年了,綠油油的葉子展開,看著心裏都舒坦。”朋措跑上跑下,用心操持。

  伏天夏日的清晨,太陽早早就升起來了,都蘭(lan) 縣察蘇鎮林業(ye) 站護林員虎發亮和同事趙建壽一起,在73.33公頃的察蘇鎮西建村西沙窩防風固沙林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

  “你去上麵,我在下麵,我們(men) 在中間碰頭”“好的,那就出發吧!”他們(men) 一拍即合,因為(wei) 車沒法開到跟前,他們(men) 隻能步行巡護,一步一個(ge) 腳印踩著沙窩前行,很吃力,但他們(men) 的“火眼金睛”不放過任何一個(ge) 角落。

  虎發亮是第三批護林員,今年是他做護林員工作的第四年。

  “以前風沙特別大,沙子一年年地往前移動,現在防風固沙工作做到位了,開始人進沙退。這棵樹長得這麽(me) 好,葉子展開多好看,這棵樹已經長了十多年了。”虎發亮說,這裏的風很大,如果遇到火,不到2個(ge) 小時,這片林就燒完了。

  當從(cong) 第二代護林員手中接過接力棒時,守護好這片林的承諾便深深紮根在虎發亮心中。“隻要我能幹,我就一直幹下去,環境好了,村子也建起來了,人也回來住了,這就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虎發亮說,“以後我們(men) 還要多栽樹,讓風沙遠離我們(men)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