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脆李豐收 浙江幫找銷路
東(dong) 生正將收獲的脆李稱重、包裝。
羅窩村青紅脆李種植基地中,村民正在摘李子。
“早上5點多就開始摘,經過散熱、分揀、稱重、包裝後,脆李將被運到浙江。”8月13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木蘇鎮羅窩村青紅脆李種植基地,成片的李子林鬱鬱蔥蔥,一顆顆脆李綴滿枝頭。羅窩村村民、58歲的基地負責人東(dong) 生和其他十來位村民忙著將采摘的脆李裝車。
裝滿脆李的貨車駛過一條泥石小路,來到半山一處現代農(nong) 業(ye) 冷鏈倉(cang) 儲(chu) 庫。庫裏是成堆的脆李,村民正忙著分揀、稱重、包裝等。“千萬(wan) 記住,稱重的時候一定要去皮清零。”“脆李沒有放涼不能裝箱,要不然裝箱就要爛。”來自浙江的公益人士李靜誼在一旁提醒村民。
東(dong) 生是第一批返鄉(xiang) 創業(ye) 的黑水人,“很早就外出務工,開過茶樓、做過餐飲。年齡越大越想念家鄉(xiang) 。”
2016年,東(dong) 生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成立巴熱果蔬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以每畝(mu) 260元的價(jia) 格流轉土地種植青紅脆李,成為(wei) 當地第一個(ge) 帶頭創業(ye) 種植青紅脆李的人。
剛開始,荒廢的土地長滿了草,他整整打理了一個(ge) 月。很快,種下的青紅脆李果樹長了起來,合作社還吸納羅窩村30餘(yu) 戶村民加入。
去年,青紅脆李逐步上市零售,賣了10萬(wan) 餘(yu) 元,合作社開始有部分收益。“相比去年,今年收成更好,預估能收6.5萬(wan) 多公斤。”產(chan) 量提升本是好事,東(dong) 生卻發起愁來,“這麽(me) 大的產(chan) 量,不曉得該去哪裏找買(mai) 家。”
“我們(men) 在下鄉(xiang) 走訪中發現,黑水本地種植的一些水果滯銷。”李靜誼說,他們(men) 一邊通過網紅孵化基地進行網絡宣傳(chuan) ,一邊發揮浙江社會(hui) 力量,鼓勵批量預訂。
李靜誼口中的網紅孵化基地,於(yu) 6月18日在黑水揭牌成立。在浙江海寧對口支援黑水過程中,海寧發揮主播人才、供應鏈、運營、物流等方麵的優(you) 勢,幫助黑水縣孵化本土直播電商人才,提升運營能力,建立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
“3年內(nei) ,我們(men) 要推動黑水縣網紅孵化基地實現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售額2000萬(wan) 元。”浙江援川幹部、黑水縣委常委、副縣長沈曉冬說,希望未來,網紅孵化基地不僅(jin) 能讓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大山,更能吸引越來越多外地遊客“走進來”,為(wei) 地處高山峽穀的黑水鄉(xiang) 村振興(xing) 蹚出一條發展之路。
通過宣傳(chuan) 推介,黑水脆李迎來浙江政府部門、愛心企業(ye) 等的采購訂單。8月14日上午11時,這批脆李起運,將於(yu) 16日到達浙江省海寧市。本次發貨還有幾個(ge) 新嚐試,首先是冷鏈車運輸,其次是使用納米保鮮袋和定製禮盒包裝。
數據顯示,浙江海寧已幫助黑水縣各鄉(xiang) 鎮銷售脆李1.3萬(wan) 公斤左右,加上本次運到浙江的脆李,一共2萬(wan) 公斤左右。李靜誼表示,下一步,要繼續發揮浙江援建力量,打通供應鏈、提升農(nong) 民收益,真正發揮對口支援、消費助農(nong) 的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海寧黑水共建聯盟 “網紅經濟”撬動農特產品出山
如何將“深居閨中”的農特產品賣出大山?幾天前,在海寧市對口支援下,黑水縣網紅孵化基地揭牌,海寧黑水網紅公益聯盟同步成立,旨在助推黑水農特產品走出大山。[詳細] -
彭州黑水同心同行 “四個聚焦”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2020年,黑水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麵勝利。因對口幫扶工作成效顯著,彭州市於2019、2020年連續兩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評為“省內對口幫扶涉藏地區和彝區貧困縣先進集體”。[詳細] -
彭州對口支援譜新篇 黑水瓦布貝母迎來致富路
按照四川省委、成都市委統一部署,成都市彭州市自2016年起對口支援黑水縣,6年來先後派出3批對口支援工作隊,共計104名幹部參與對口支援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