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對口支援譜新篇 黑水瓦布貝母迎來致富路
彭州對口支援工作組隊項目組查看瓦布貝母種植情況。彭州市宣傳(chuan) 部供圖
5月的清晨,海拔3100米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瓦缽梁子鄉(xiang) 溫度隻有5度,體(ti) 感微涼。在一塊田邊,圍了一群人,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清洗著一株植物——上部類似百合花的莖稈和葉,而下部則像蒜頭一樣圓圓鼓鼓。“洗的時候動作要輕些,千萬(wan) 不要把‘龍皮’弄掉了,這很關(guan) 鍵。”他說,這種植物叫瓦布貝母,是川貝母的一種。老人名叫唐心曜,今年已是88歲高齡,原是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教授,和貝母打了一輩子交道。
1963年,29歲的唐心曜隨考察隊在黑水縣瓦缽梁子鄉(xiang) 調研川貝母時,在野外意外發現了一種外觀酷似川貝的植物,但鱗莖要比已知的川貝大不少,考察隊將這一新種類命名為(wei) 瓦布貝母。瓦布貝母的發現對豐(feng) 富川貝體(ti)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50多年來,唐心曜教授和科研院所投入大量精力對瓦布貝母進行了多學科研究,取得了豐(feng) 碩的研究成果,瓦布貝母人工繁殖種源至今已達第8代,並於(yu) 2010年正式收載入《中國藥典(一部)》川貝母基源品種。
“川貝母生長環境苛刻,產(chan) 量低,但其使用範圍十分廣泛,截至目前,使用川貝母的中藥症狀經典方達157方,以川貝母為(wei) 原料生產(chan) 的中成藥達200種以上。”彭州協力製藥項目負責人林良科介紹,“現在川貝的年缺口達500噸以上,而瓦布貝母具有產(chan) 量高、藥效強、易栽培等特點,是川貝母的主要替代品之一,在傳(chuan) 統川貝母價(jia) 格走高的市場環境下,瓦布貝母的市場前景非常好。”
作為(wei) 瓦布貝母發現地的瓦缽梁子鄉(xiang) ,耕地麵積多,日照時間長,群眾(zhong) 以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為(wei) 主,曾一度是黑水縣的大糧倉(cang) 。但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產(chan) 業(ye) 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等問題日益凸顯,“一方水土難養(yang) 一方人”,不少群眾(zhong) 為(wei) 謀生計,選擇遠走他鄉(xiang) 。
按照四川省委、成都市委統一部署,成都市彭州市自2016年起對口支援黑水縣,6年來先後派出3批對口支援工作隊,共計104名幹部參與(yu) 對口支援工作。為(wei) 了幫助當地脫貧攻堅、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彭州市對口支援工作隊經過大量調研,多方論證,確定將瓦布貝母的種植作為(wei) 對口支援黑水縣的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之一,大力發展以種植瓦布貝母為(wei) 龍頭的中藥材產(chan) 業(ye) 被提上了日程。加之彭州市作為(wei) 傳(chuan) 統道地中藥材產(chan) 區,不光盛產(chan) 川芎、黃連等中藥材,同時也具備生產(chan) 、加工、研發等完備的中醫藥產(chan) 業(ye) 鏈,更有成一製藥、協力製藥、濟生堂藥業(ye) 、新綠色藥業(ye) 等重要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這為(wei) 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在黑水推廣種植瓦布貝母增加了不少底氣。
彭州市對口支援黑水縣工作隊一方麵對接黑水縣科農(nong) 牧水局以及專(zhuan) 業(ye) 院校專(zhuan) 家團隊爭(zheng) 取技術支持,另一方麵積極聯係彭州製藥企業(ye) ,動員參與(yu) 瓦布貝母產(chan) 業(ye) 化發展。瓦布貝母生產(chan) 難度大、投資周期長,但是市場需求量大、產(chan) 值高,能為(wei) 企業(ye) 帶來收益,同時也能助推民族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彭州市協力製藥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到黑水縣開辟藥材種植產(chan) 業(ye) “飛地”,2018年,黑水縣瓦缽鄉(xiang) 瓦布貝母孵化基地正式投入運營。據協力製藥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黑水瓦布貝母已經完成了40畝(mu) 育種基地、30餘(yu) 個(ge) 育苗大棚的建設工作,近200畝(mu) 種植基地中的一半已經進入生產(chan) 種植階段,即將產(chan) 生經濟效益。
瓦布貝母項目的推進為(wei) 破局農(nong) 村空心化以及發展後勁不足等問題提供了有利契機。據瓦缽鄉(xiang) 現有種植成果估計,若按種植2年生瓦布貝母鱗莖計算,3年後采收,累計總投入成本約6萬(wan) 元/畝(mu) ,總產(chan) 值可達15-20萬(wan) 元/畝(mu) ,淨利潤3-4萬(wan) 元/畝(mu) /年,利潤十分可觀。
“瓦布貝母個(ge) 頭雖小,但是潛能很大。”據唐心曜教授介紹,這種藥材適應能力較強,甚至在茂縣玉龍、理縣來蘇溝一帶都有分布,基於(yu) 種源地優(you) 勢,彭州市對口支援黑水縣工作隊聯合彭州藥材企業(ye) 和黑水縣相關(guan) 單位,鼓勵黑水縣內(nei) 蘆花鎮、卡龍鎮、洛多鄉(xiang) 、石碉樓鄉(xiang) 等地的群眾(zhong) 和村級集體(ti) 經濟積極參與(yu) ,以當地農(nong) 業(ye) 合作社為(wei) 依托,開辟育種和生產(chan) 基地100餘(yu) 畝(mu) ,並在專(zhuan) 業(ye) 化、優(you) 質化、標準化等方麵持續發力,逐步形成規模效應和示範效應,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經濟效益好,群眾(zhong) 就願意參與(yu) ,目前全鎮已經準備了大約500畝(mu) 地用於(yu) 種植瓦布貝母。我們(men) 現在計劃采用‘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的模式開展藥材種植,購置相關(guan) 設備,成立中藥材初加工工廠,打造出‘能掙錢’的村級集體(ti) 經濟樣板,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在家鄉(xiang) 的土地上揮灑青春與(yu) 汗水。”卡龍鎮瓦布貝母種植基地的尹蔓對種植瓦布貝母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彭州幫扶重建的黑水自來水廠預計6月建成
去年7月因山洪泥石流受損嚴重的黑水縣自來水廠正按計劃推進恢複工程,預計於今年6月建成並投入使用。[詳細] -
彭州支援黑水:產業化脫貧 從中藥材破題
在彭州市對口支援的幫助下,黑水縣2019年順利摘下了貧困縣“帽子”。摘帽的背後,是彭州人為黑水實現精準脫貧的堅守和奮戰。[詳細] -
彭州對口幫扶黑水三年 打造一支“援藏鐵軍”
今年是彭州對口幫扶黑水的關鍵之年,也是攻堅之年,黑水將力爭實現脫貧摘帽。彭州對口幫扶黑水三年來,思路愈清,方向更明,助力黑水縣脫貧攻堅朝著縱深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