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有機的“天峻樣本”
草原牧場。天峻宣供圖
犛牛標準化養(yang) 殖基地。天峻宣供圖
擠牛奶。天峻宣供圖
包裝。張多鈞 攝
散落在草原的犛牛藏羊。天峻宣供圖
清晨,迎著朝陽,踏著甘露,吉措紮西唱著悠揚的牧歌,趕著羊群向草原深處走去。漸漸地,吉措紮西和羊群的身影消失在草原盡頭。
吉措紮西,57歲,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新源鎮梅隴村,全家五口人,大女兒(er) 在縣城當老師,二女兒(er) 在團州委上班,三女兒(er) 是一名輔警。原本可以在縣城養(yang) 老,安享晚年,但吉措紮西和老伴選擇居住在距離縣城20多公裏的梅隴村放牧點,與(yu) 牛羊為(wei) 伴。
“與(yu) 牛羊打了半輩子交道,離開牧區,看不見牛羊,心裏空蕩蕩的。如今,全縣上下正在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重點示範縣,我還可以為(wei) 村裏生態畜牧業(ye) 做點事。”曾經擔任過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吉措紮西是一名經驗豐(feng) 富的牧人,放牧的母羊群,每年羊羔的成活率都保持在80%以上。
吉措紮西放牧的母羊群數量,在天峻縣來說不算什麽(me) ,但正因為(wei) 天峻縣有成百上千個(ge) “吉措紮西”,他們(men) 為(wei) 天峻縣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重點示範縣夯基壘台、立柱架梁。
天峻縣,因境內(nei) 天峻山而得名。這裏山巒起伏,牧草豐(feng) 美,牛羊肥壯,全縣草場總麵積257.3萬(wan) 公頃,全縣牲畜年存欄近百萬(wan) 頭隻,年產(chan) 牛羊肉 7449噸,是青海省重要的生態畜牧業(ye) 基地。
曾經,天峻縣的煤炭產(chan) 業(ye) 享譽省內(nei) 外,煤炭作為(wei) 全縣的支柱產(chan) 業(ye) 、命脈產(chan) 業(ye) ,輝煌無限,傳(chuan) 統畜牧業(ye) 黯淡無光。
如今,天峻縣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的重大要求,貫徹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立足資源稟賦,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畜牧穩縣”的戰略,以犛牛、藏羊特色產(chan) 業(ye) 為(wei) 支點,撬動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重點示範縣建設邁上新台階。
夯實畜牧業(ye) 發展之源
——借助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建設的契機,天峻縣現代畜牧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體(ti) 係及經營體(ti) 係進一步完善,藏羊犛牛產(chan) 業(ye) 結構更加優(you) 化,規模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天峻藏羊”“天峻犛牛”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天峻縣有獨一無二的優(you) 勢資源,作為(wei) 海西州惟一的純牧業(ye) 縣,天峻藏羊、天峻犛牛享譽省內(nei) 外,獲得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認證。全縣10個(ge) 鄉(xiang) 鎮的草場牛羊完成了有機認證。冷鮮犛牛肉和藏羊肉通過了有機產(chan) 品認證,20種牛羊肉產(chan) 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
產(chan) 業(ye) 結構單一,牛羊養(yang) 殖高效化、標準化、工廠化程度偏低,養(yang) 殖主體(ti) 多且規模小,有些甚至空殼運行,一係列因素導致天峻牛羊肉聲名在外,消費者卻很難吃到天峻牛羊肉。
針對短板不足,天峻縣通過股份製改造和推廣高效養(yang) 殖技術,有效彌補了短板。梅隴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是天峻縣規模化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化分工、集約化經營、產(chan) 業(ye) 化發展成功典範。
梅隴村位於(yu) 新源鎮東(dong) 部布哈河北岸,全村草場麵積8666.7公頃,是一個(ge) 以藏族為(wei) 主體(ti) 的純牧業(ye) 村,全村共90戶255人。
記者走進梅隴村村史館,一張張照片、一組組數據、一件件實物,展示出這個(ge) 村子的不同凡響。
早在2008年,梅隴村黨(dang) 支部領辦成立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動員牧戶以草場承包經營權、牲畜折價(jia) 入股,實行統一經營、利益共享的集體(ti) 發展模式,實現了牧業(ye) 增效、牧民增收。
在生態畜牧業(ye) 發展進程中,村黨(dang) 支部發現草場麵積少,直接導致牲畜總量小,合作社成員增收緩慢。
經過10年發展,合作社有了一定的積累,村黨(dang) 支部將發展目光瞄向第二產(chan) 業(ye) 和第三產(chan) 業(ye) ,在縣城開火鍋店,在西寧市區購置商鋪、開設賓館,聘請專(zhuan) 業(ye) 經營團隊經營,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2021年,梅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000元,成為(wei) 天峻縣人均收入最高的村子。
梅隴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運營模式,打破傳(chuan) 統放牧方式,引發思想觀念大轉變。
傳(chuan) 統牧業(ye) ,草膘牛羊隻放牧,不會(hui) 補飼補料,畜棚也是最原始的圍欄,沒有任何保溫保暖措施。如此一來,高寒氣候環境下,羔羊成活率降低,冬春季牛羊掉膘嚴(yan) 重,種畜近親(qin) 繁殖,品種退化,夏季幾乎不出欄,隻能等到秋季。
梅隴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將草場劃分成四季牧場,優(you) 化種群結構,推進種畜串換,興(xing) 建保暖畜棚,適當補飼補料。
天峻生態畜牧產(chan) 業(ye) “梅隴”模式,走出了一條高原畜牧產(chan) 業(ye) 發展的成功之路,也為(wei) 畜牧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提供了可借鑒可複製的經驗。
天峻縣針對各村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參差不齊,甚至有空殼運行的問題,借鑒梅隴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成功模式,以全縣62個(ge) 村為(wei) 單位,改製為(wei) 股份製合作社,成立天峻縣玉舟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聯合社,進行統一管理,統一運營。
生態畜牧業(ye) 持續向好,天峻縣省級有機綠色生態畜牧業(ye) 產(chan) 業(ye) 園已獲批,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建設全力推進。預計到2025年,天峻縣有機生態牧場達到10家,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達到15個(ge) ,有機溯源認證犛牛5萬(wan) 頭,藏羊20萬(wan) 隻以上,犛牛肉、藏羊肉產(chan) 量分別達到6000噸和3000噸。
遍布於(yu) 天峻縣各村的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是天峻縣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重點示範縣的力量之源,源頭充沛,保證了重點示範縣越走越遠。
延長牛羊肉產(chan) 業(ye) 之鏈
——天峻縣整合涉農(nong) 資金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資金,引進社會(hui) 資本,探索“政府+社會(hui) +合作社+牧民”的發展模式,全方位拓寬融資渠道,重點以畜牧業(ye) 龍頭企業(ye) 為(wei) 依托,推進牛羊肉精深加工,積極推進萬(wan) (頭)隻犛牛藏羊標準化養(yang) 殖基地建設,延長牛羊肉產(chan) 業(ye) 鏈
對於(yu) 天峻縣而言,牲畜存欄近百萬(wan) 頭隻,如此體(ti) 量放在全省,算得上是畜牧業(ye) 大縣。麵臨(lin) 的現實問題是活畜流向省內(nei) 外市場,影響本土牛羊肉屠宰、精深加工、銷售企業(ye) 發展,不利於(yu) 牛羊肉品牌的塑造。
青海湖源牧業(ye) 開發有限公司是天峻縣惟一的農(nong) 牧業(ye) 省級龍頭企業(ye) ,是牛羊肉屠宰及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融合的示範點,企業(ye) 本應有豐(feng) 富的資源,發展應該順風順水,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公司總經理武海晶,早年在天峻縣經營煤炭生意。2010年,天峻縣將發展的重心從(cong) 煤炭為(wei) 主的第二產(chan) 業(ye) 轉移到生態畜牧業(ye) ,武海晶看準當地畜牧業(ye) 稟賦,轉型成立了青海湖源牧業(ye) 開發有限公司。
公司設計年屠宰加工能力為(wei) 羊40萬(wan) 隻、牛5萬(wan) 頭,預計年屠宰牲畜量雖然達不到上限,起碼能達到加工能力的一半。事實卻是公司正式運營至今,屠宰量逐年下滑,最多的一年隻屠宰了7萬(wan) 隻羊、1萬(wan) 頭牛。
2021年,屠宰量為(wei) 1萬(wan) 隻羊和3000頭牛,盈利13萬(wan) 元。這樣的效益對於(yu) 一個(ge) 農(nong) 牧業(ye) 龍頭企業(ye) 來說,微乎其微。
這也是讓武海晶最頭疼的事情,天峻的牛羊肉走向外地市場,溢價(jia) 能達到20%,而且需求量很大,始終供不應求。
一方麵,這是受傳(chuan) 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養(yang) 殖大戶或者合作社,每年牛羊集中出欄在九月份左右。
另外一方麵,就是“截胡”,省內(nei) 外牛羊肉加工企業(ye) 直接上門,從(cong) 牧民或合作社手中購買(mai) 活畜。對於(yu) 牧民來說,將活畜交到收購商手中,省了不少麻煩。
細究原因,天峻縣偌大的一個(ge) 生態畜牧業(ye) 大縣,具備屠宰加工銷售能力的企業(ye) 寥寥無幾,可選擇性不強。很多小作坊小企業(ye) 即便具備屠宰能力,但缺少相應的資質,牛羊肉隻能在縣域內(nei) 銷售。
據統計,每年從(cong) 天峻縣運走的活畜,羊的數量在16萬(wan) 隻左右,牛的數量在1.5萬(wan) 頭上下,這對本土牛羊肉屠宰加工企業(ye) 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政府層麵也注意到這個(ge) 問題,曾想了一些辦法,如牧民和合作社隻要將牛羊交到當地的屠宰企業(ye) 進行屠宰加工,每斤牛羊肉補貼1元錢,“截胡”的情況雖有好轉,但這項舉(ju) 措兩(liang) 三年後因縣政府財政緊張就終止了。
今年,天峻縣結合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重點示範縣的創建機遇,整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扶持資金,打造了千隻藏羊和千頭犛牛基地各2個(ge) ,交付給運行狀況良好的合作社經營,合作社與(yu) 企業(ye) 簽訂牛羊收購屠宰加工銷售協議,實現養(yang) 殖戶與(yu) 企業(ye) 共贏。
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重點示範縣的建設,讓武海晶看到了曙光,堅定了將天峻牛羊肉銷往全國各地的信心。在政府的支持下,青海湖源牧業(ye) 開發有限公司與(yu) 實力強勁的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簽訂收購協議,吸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扶持資金2700萬(wan) 元,打造萬(wan) 隻藏羊養(yang) 殖基地,養(yang) 殖、屠宰、加工、銷售,延伸牛羊肉產(chan) 業(ye) 鏈,提升牛羊肉附加值。
目前來說,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轉變,海西州支持生態畜牧業(ye) 發展的項目向天峻縣傾(qing) 斜,天峻縣將生態畜牧業(ye) 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動畜牧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
培育乳製品之基
——天峻縣立足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推進奶製品標準化生產(chan) ,提高畜產(chan) 品附加值,采取分點收購、集中加工、統一銷售的模式,建立了一整套畜產(chan) 品加工生產(chan) 體(ti) 係,放大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的輻射效應
乳製品是畜牧業(ye) 延伸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內(nei) 外市場,時常能聽到青海的牛羊肉如何好,卻很少聽說青海的牛奶和酸奶。
就目前青海省市場而言,群眾(zhong) 認可度高的牛奶和酸奶有“天露”和“小西牛”,乳製品品牌效應有待提升。
青海省打造以犛牛藏羊為(wei) 主體(ti) 的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主陣地在青南牧區,青南牧區的一個(ge) 州、縣牲畜動輒上百萬(wan) 元,卻沒有打造出一個(ge) 叫得響的乳製品品牌,乳製品隻在當地市場銷售,這究竟是為(wei) 何?帶著問題,我們(men) 探訪了天峻縣織合瑪鄉(xiang) 達爾那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達爾那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014年成立,49戶牧民入股,整合1500頭牛,2000隻羊,9333.3公頃的草場。
合作社成立之初,大家都沒經驗,合作社的管理也不規範,還是按傳(chuan) 統模式經營,一年下來雖有效益但不明顯。
後來,合作社理事長尕給加借鑒梅隴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運營模式,進行了股份製改造,將合作社牛羊草山按照特定比例折合成股份,利用40萬(wan) 元政策扶持資金修建改進了牛羊畜棚,聘請了專(zhuan) 業(ye) 的會(hui) 計管理合作社資金,放牧、擠牛奶、剪羊毛等工作崗位也都安排了專(zhuan) 門人員……這些辦法極大提高了股東(dong) 的積極性。
2021年,合作社收入達到了350萬(wan) 元,其中,牛奶和酸奶的銷售達到了90萬(wan) 元。僅(jin) 乳製品一項收入,放眼天峻縣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寥寥無幾。
“對於(yu) 牧區而言,擠牛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雇人成本高,犛牛奶產(chan) 量低。如果雇人擠牛奶,甚至會(hui) 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尕給加解釋。
達爾那生態畜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之所以會(hui) 盈利,是因為(wei) 合作社將母牛劃分為(wei) 25個(ge) 群體(ti) ,分給合作社25戶牧民養(yang) 殖,每戶牧民每天向合作社上交12公斤牛奶,溢出部分作為(wei) 牧民收益。化整為(wei) 零,一方麵緩解了擠牛奶的壓力,每戶牧民家的女主人可單獨完成,另一方麵刺激養(yang) 殖戶的積極性。
合作社將收上來的牛奶運往縣城的乳製品銷售點進行銷售。天峻雪域阿米章格爾糌粑商貿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個(ge) 銷售點。銷售點每天賣出的150公斤犛牛奶,一半來自自家經營的合作社,另外一半則來自其他合作社放在店裏代銷。
天峻縣有很多類似的銷售點,總的來說,這樣的銷售點還是好的,起碼有固定店鋪。還有很多擺攤銷售,犛牛奶和酸奶裝在白色桶裏,沒有任何產(chan) 品信息,這樣的產(chan) 品不可能走向更廣更高端的銷售平台。
之所以會(hui) 出現這樣的狀況,從(cong) 大環境來說,整個(ge) 天峻縣沒有一家乳製品加工企業(ye) ,很多是自產(chan) 自銷小作坊的生產(chan) 加工模式。當地群眾(zhong) 或是上班族,走親(qin) 訪友時會(hui) 帶一兩(liang) 桶犛牛奶和酸奶,但因存放時間限製,犛牛奶和酸奶走出縣域的量微乎其微。
另一方麵,對於(yu) 合作社而言,擠牛奶人工成本高,即便擠了犛牛奶,銷售也是難題,隻擠少量的犛牛奶自給自足,有些小牛犢兩(liang) 三歲時還在吃奶。
天峻縣政府意識到乳製品的重要性,將乳製品納入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重要部分,實施乳製品加工基地及奶站建設項目。
針對短板缺陷,今年,天峻縣重點布局,整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資金1800萬(wan) 元,在全縣牧業(ye) 鄉(xiang) 鎮設立了8個(ge) 奶站,集中收購鄉(xiang) 鎮所屬生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犛牛奶,從(cong) 根本上打消牧民群眾(zhong) 犛牛奶銷售渠道的問題。
同時,打造天峻縣乳製品加工基地,引進省內(nei) 外優(you) 勢企業(ye) ,建成乳製品加工廠,推進乳製品標準化生產(chan) ,提高畜產(chan) 品附加值,打造“天峻犛牛奶”品牌。
我們(men) 也堅信,用不了幾年,天峻縣乳製品將會(hui) 從(cong) “養(yang) 在深閨人未識”轉變為(wei) “天下誰人不識君”。
今年乃至今後一個(ge) 時期,天峻縣將立足現有的生態畜牧業(ye) 一產(chan) 基礎優(you) 勢,以工業(ye) 化的思維謀劃生態畜牧業(ye) ,加快推進畜牧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推動生態畜牧業(ye) 產(chan) 業(ye) 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實現農(nong) 牧民從(cong) 單一的種植、養(yang) 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chan) 、生活良性循環的轉變,主動融入產(chan) 業(ye) “四地”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情暖高原“浙”三年】“援青陽光”灑滿天峻大地
浙江援青的溫暖,讓高原大地如沐春風。借助對口援青這座橋梁,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逐步提升產業的質量、數量和效益,拉長產業鏈,打造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詳細] -
野血犛牛產業讓青海天峻牧民生活富起來
仲夏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草原上,牧草慢慢披上了“綠裝”,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再過一個月,這些牧草將成為野血犛牛最可口的美餐。[詳細] -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村企結對帶動地方脫貧致富
為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發揮浙商企業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扶貧攻堅中的作用,11月12日,天峻縣村企結對工作座談會在西寧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