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四川瀘定6.8級地震:受損的110千伏輸電線路轉入災後重建

發布時間:2022-09-15 16: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四川瀘定6.8級地震:受損的110千伏輸電線路轉入災後重建
機組人員正在指揮直升機慢慢起飛,準備調運搶險物資。劉湘釩 攝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13日透露,在瀘定6.8級地震中受損嚴(yan) 重的110千伏輸電線路唐下線轉入災後重建(不影響用戶供電),搶險人員正全力開展搶修施工作業(ye) 。

  9月5日12時52分,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和經濟損失。地震後,經搶險人員全力奮戰,甘孜、雅安地區停運的部分電力線路、變電站已陸續恢複,僅(jin) 剩1條受損嚴(yan) 重的110千伏輸電線路唐下線轉入災後重建(不影響用戶供電)。

直升機起飛將搶修塔材運往海拔1950米的110千伏唐下線29號塔位。 徐慶明 攝
直升機起飛將搶修塔材運往海拔1950米的110千伏唐下線29號塔位。徐慶明 攝

  據了解,110千伏輸電線路唐下線起於(yu) 110千伏唐家溝變電站,止於(yu) 110千伏下坪變電站,是雅安市石棉縣草科鄉(xiang) 、王崗坪鄉(xiang) 主要輸電通道以及唐家溝等水電站電力送出主線路。“直升機起飛,山上卸貨人員做好準備。”石棉縣王崗坪鄉(xiang) 愛國村,直升機順利起吊第一批貨物後,國網四川送變電公司電力搶險隊隊長易實立刻通過衛星電話告訴山頂上的搶險隊員徐慶明。

國網四川送變電公司搶險隊員將重達370公斤的鋼絞線搬上車。 劉湘釩 攝
國網四川送變電公司搶險隊員將重達370公斤的鋼絞線搬上車。劉湘釩 攝

  此前,國網四川送變電公司搶險隊通過無人機飛巡,發現線路29號塔門型杆左側(ce) 杆斷裂,橫擔嚴(yan) 重變形。電力搶險隊立即進行搶修施工組織策劃。“根據現場勘察,29號塔海拔1950米,山下公路海拔1089米,受地震影響,上山公路塌方、路基損壞100餘(yu) 處,短期內(nei) 無法恢複。”“29號塔必須更換,按照目前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支援的最輕鋁合金應急鐵塔來算,加上搶險工器具、材料,需轉運上山的物資預計有7噸左右。”“搶險人員在無負重情況下從(cong) 山下公路爬上29號塔需接近4個(ge) 小時,如此多的物資轉運靠人力……”搶險隊員們(men) 討論稱。

直升機正在運輸110千伏唐下線應急塔塔材。 衛科 攝
直升機正在運輸110千伏唐下線應急塔塔材。衛科 攝

  作業(ye) 難度高、安全風險大、轉運工期長,物資運輸難等問題擺在了搶險隊麵前。根據現場情況,搶險隊迅速將情況反饋給國網四川電力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國網四川電力立即與(yu) 國網電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國網空間技術公司”)取得聯係,請求應急支援響應,國網空間技術公司迅速組織人員對任務概況進行評估,決(jue) 定使用H215中型直升機開展物資運輸搶修方案。

  直升機及機組人員抵達石棉縣後,機組人員來不及休息,馬不停蹄飛往29號塔進行現場踏勘。同時,驅車前往愛國村實地查看,確定山下起吊點,並將鐵塔以及砂石、水泥、地錨、鋼絞線等物資轉運到起吊點。隨後,機組人員與(yu) 搶險隊緊密配合,僅(jin) 用2小時便完成6.78噸物資打包任務,直升機按計劃抵達起飛場,經過7個(ge) 吊次的直升機轉運,應急鐵塔以及全部施工物資成功轉運至山頂29號塔位。“直升機僅(jin) 用46分鍾便完成了原計劃30人連續5天的物資轉運任務,大幅提高了搶修效率,降低了安全風險。”易實感歎稱。

海拔1950米唐29號塔位搶險隊員正搬運直升機吊運上山的搶險材料。 徐慶明 攝
海拔1950米唐29號塔位搶險隊員正搬運直升機吊運上山的搶險材料。 徐慶明 攝

  目前,搶險直升機機組已為(wei) 國網四川電力各搶險搶修隊伍轉運人員30餘(yu) 人次,運送各類生產(chan) 生活物資7.3噸。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直升機助力電力災後重建 46分鍾完成山頂物資轉運

    “直升機起飛,山上卸貨人員做好準備。”9月12日10時36分,雅安市石棉縣王崗坪鄉愛國村,看著直升機順利起吊第一批貨物,國網四川送變電公司搶險隊隊長易實通過衛星電話對110千伏唐下線29號塔位搶險隊員說。[詳細]
  • 瀘石高速:70%工點複工複產

    9月14日,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德威鎮金洞子村附近,瀘定至石棉高速公路摩崗嶺1號特大橋正在建設。“大橋已經全麵恢複地震前的生產狀態。”蜀道集團四川路橋交建橋梁公司瀘石高速四標項目經理陳甫君說。[詳細]
  • 從汶川到瀘定,14年來他們依舊“在現場”

    從汶川到瀘定,14年來他們依舊“在現場”
    “近年來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從空缺到專業,協調和指揮能力也大有提升。”四川省應急誌願服務總隊筠連大隊隊長文韜從2005年開始參加誌願服務,16年間參與過數次救援活動,他把“業餘”變成了“全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