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青海黃河岸畔特色林果經濟,助瓜果飄香
圖為(wei) 大棚內(nei) 的葡萄。張海麟 攝
9月23日,秋分節氣,中國億(yi) 萬(wan) 農(nong) 民將迎來第五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
眼下,青海黃河兩(liang) 岸瓜果飄香,一派秋天的豐(feng) 收景象。位於(yu)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康楊鎮巷道村的綠園蔬菜綜合種植合作社裏,葡萄陸續進入盛果期。
日前,記者進入合作社葡萄大棚內(nei) ,一串串葡萄掛在藤蔓上,水潤飽滿、宛如水晶,令人垂涎欲滴。
此時,工人們(men) 正在忙著采摘、分揀、精選、打包、裝箱。合作社內(nei) ,不少當地遊客在葡萄架下過足了采摘、品嚐葡萄的癮。一串串葡萄,已經成為(wei) 當地村民增加收入的“致富果”。
然而,幾年前,村民男性靠外出打零工、挖蟲草為(wei) 生,女性和孩子、老人則留守家中,無奈當地葡萄等果蔬雖略有名氣,但由於(yu) 沒有專(zhuan) 業(ye) 的培植技術和暢通銷售渠道,小小葡萄似乎派不上大用場。
2013年,來自河南省的退伍軍(jun) 人胡利,帶著一份特殊情懷,在惠農(nong) 政策的支持和天津援建尖紮特色設施農(nong) 業(ye) 建設項目的幫助下,決(jue) 定嚐試葡萄種植。
圖為(wei) 葡萄采摘。張海麟 攝
“葡萄苗由天津提供,相關(guan) 技術也由天津幫扶。”胡利介紹,現在大棚內(nei) 有巨峰、提子、玫瑰香、摩爾多瓦等六個(ge) 品種,“由於(yu) 尖紮縣康楊鎮地處黃河兩(liang) 岸,相對溫暖濕潤的氣候,再靠著來自天津援青培植技術專(zhuan) 業(ye) 人員的幫扶,我們(men) 慢慢累積起了種植經驗,技術也日益成熟。”
種植的葡萄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顧客的青睞,也讓胡利和種植農(nong) 戶看到了希望。
因此受益的還有合作社裏的員工。其中,多為(wei) 附近村鎮的婦女。在胡利看來,合作社為(wei) 婦女提供就業(ye) 崗位,改變了當地婦女隻能留守在家照顧老人孩子、不能外出就業(ye) 的局麵。
“我從(cong) 甘肅老家來這裏務工已經有6年了。”唐海是合作社裏的老員工,從(cong) 每年的葡萄栽種、澆水、修理、綁枝,再到葡萄成熟,近一年時間,就像對待孩子的成長一樣,精心養(yang) 護著葡萄的每個(ge) 生長周期。
“在這裏幹活非常知足,不是很閑,但也不累,我和我妻子一個(ge) 月有固定工資,包吃包住,蠻不錯。”唐海說。
目前,胡利種植的30個(ge) 大棚的葡萄全部進入了豐(feng) 產(chan) 期,每個(ge) 大棚產(chan) 量在2000公斤左右,每公斤市場批發價(jia) 達20元左右,零售價(jia) 能達到30元左右,產(chan) 量和收入都非常可觀。
現如今,“鄉(xiang) 村旅遊”成為(wei) 廣大遊客觀賞田園風光、遊覽鄉(xiang) 村景致、體(ti) 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選擇。
在此處葡萄園,沉浸式采摘模式,所有大棚都可免費品嚐,且不收門票、不限人數。秋季的周末,來自附近的遊客,郊遊散心的同時,品味瓜果、體(ti) 味采摘之樂(le) ,不僅(jin) 提高了農(nong) 戶收益,還帶動了周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
圖為(wei) 航拍葡萄種植合作社。張海麟 攝
“我種植葡萄的初心是為(wei) 了填補當地沒有規模化種植葡萄的空白,但是現在,我更希望當地人能吃到本地產(chan) 的果蔬,充實黃河兩(liang) 岸的菜籃子。”胡利的言辭充滿了自信和堅毅。
如今的胡利,已是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和致富帶頭人,但他並不滿足眼前的一切。
“今後,希望依靠尖紮縣坎布拉景區旅遊經濟的發展和政府的惠農(nong) 政策,我將繼續和農(nong) 戶們(men) 種植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農(nong) 產(chan) 品,讓大家一起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胡利說,自己的夢想就是帶領當地父老鄉(xiang) 親(qin) 一起種好果子、打造黃河兩(liang) 岸果蔬地方品牌。
記者從(cong) 尖紮縣農(nong) 牧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尖紮縣結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因地製宜調整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按照“農(nong) 業(ye) 園區化、產(chan) 業(ye) 規模化、農(nong) 旅一體(ti) 化”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經濟,如葡萄、蘆筍、草莓、火龍果等,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和農(nong) 村繁榮。
“接下來,我們(men) 會(hui) 繼續鑽研創新,致力將蔬菜溫棚種植基地打造成集生態采摘、農(nong) 耕體(ti) 驗、休閑娛樂(le) 、科普實踐為(wei) 一體(ti) 的田園綜合體(ti) ,有效帶動村民走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幸福之路。”胡利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