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一周年:步穩蹄疾好開局

發布時間:2022-10-11 09:28:00來源: 人民網-青海頻道

  10月10日,本網從(cong) 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一周年座談會(hui) 獲悉,一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持續完善管理體(ti) 製,健全國家公園法規政策體(ti) 係,推進生態係統保護修複,推動共建共管共享,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wei) 目標,一以貫之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


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一周年座談會(hui) 現場。人民網 楊澤秋攝

  自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加強與(yu) 國家相關(guan) 部委的溝通銜接,進一步理順事權責任劃分,積極構建精簡統一高效的國家公園體(ti) 製。構建局省(區)聯動機製,按照統一政策、統一規劃、分別管理、分別負責的“兩(liang) 統一、兩(liang) 分別”的工作機製,國家林草局會(hui) 同青海省、西藏自治區政府建立聯席會(hui) 議製度,建立協同推進機製、專(zhuan) 班工作機製,部署推進國家公園建設重點工作,共同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進一步優(you) 化完善國家公園規劃、建設和管理政策體(ti) 係,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完善總體(ti) 規劃,修編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ti) 規劃,優(you) 化調整功能分區和範圍,將黃河源約古宗列、長江源格拉丹東(dong) 、當曲區域完整納入國家公園範圍,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全部劃入核心保護區,區劃麵積由試點期間的12.31萬(wan) 平方公裏擴展至19.07萬(wan) 平方公裏,實施電子矢量勘界、實地勘界和界碑(樁)建設,現已初步完成《三江源國家公園勘界立標項目實施方案》和勘界立標底圖製作,預設界碑(樁)7003個(ge) ,電子矢量界(區)樁 8299 個(ge) 。

  同時,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評估工作,修改完善《三江源國家公園項目管理辦法》《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管理辦法》等製度辦法,建立多渠道野生動物衝(chong) 突意外傷(shang) 害補償(chang) 機製。完善生態公益司法保護體(ti) 係,下發《關(guan) 於(yu) 建立生態環境資源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工作機製的通知》,推動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公益訴訟檢察、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有機對接,進一步打造多維度、立體(ti) 化的生態公益保護體(ti) 係。

  在推進生態係統保護修複方麵,全麵加強三江源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修複,明晰生態保護修複本底,以國土三調為(wei) 基礎,全麵查清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林地、草地、濕地等自然資源權屬、分布、麵積等狀況,統一收集整理三江源國家公園自然資源數據。啟動實施三江源國家公園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chan) 所有權委托代理機製試點,進一步劃清所有者職責邊界,明確所有者履職模式,促進自然資源資產(chan) 市場化高效配置,推動各生態要素的科學有效管護。加快實施三江源重點生態修複工程,投資近 3.2 億(yi) 元,實施黑土灘治理、黑土坡治理、退化草原改良、人工種草、封山育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沙漠化土地防治、人類活動遺跡修複、毒害草綜合治理等項目,宏觀生態環境保持了持續向好的態勢,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打造智慧生態監測係統,實施生態大數據中心(三期)建設項目,構建生態大數據雲(yun) 平台和生態智慧平台,建立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生態管護、行政執法、生態價(jia) 值評估展示與(yu) 分析等管理係統,與(yu) “青海生態之窗”實時觀測數據共享,有效提升國家公園智慧化治理水平。

  此外,探索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形態,健全完善自然資源特許經營製度,優(you) 化特許經營項目目錄,科學合理測算 24 個(ge) 生態體(ti) 驗項目生態訪客容量,打造玉珠峰生態體(ti) 驗項目,有序推進生態體(ti) 驗和環境教育等特許經營活動。逐步調整優(you) 化“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設置,健全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的管理機製,持續實現生態保護、生產(chan) 發展和生活改善良性互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