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部門協力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特許經營探索試點
圖為(wei) 無人機航拍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內(nei) 的湖泊。瑪多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記者28日從(cong) 青海省瑪多縣委宣傳(chuan) 部獲悉,在該縣舉(ju) 行的“國家公園建設”專(zhuan) 題講座及專(zhuan) 題交流研討會(hui) 上,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dang) 委委員、副局長田俊量表示,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縣政府、經營主體(ti) 、第三方監測評估機構及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社區代表共同組成試點工作小組將協力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特許經營探索試點的順利完成。
瑪多,藏語意為(wei) “黃河源頭”,位於(yu) 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縣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縣,生態地位突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態屏障。瑪多縣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保育區之一。
田俊量介紹,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以來,各園區加大對山水林田湖草的係統保護和修複,持續改善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質量。同時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組織化管護、網格化巡查,組建了鄉(xiang) 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初步形成了點成線、網成麵、全方位的巡護體(ti) 係。
同時,還積極引導牧民群眾(zhong) 開展生產(chan) 經營,進一步拓展農(nong) 牧民增收渠道,鼓勵引導並扶持牧民從(cong) 事公園生態體(ti) 驗、環境教育服務以及生態保護工程勞務的工作,使牧民獲得穩定長效收益。
圖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內(nei) 的藏野驢種群。瑪多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國家公園特許經營是一項保護生態的措施。經營主體(ti) 除具備相應經營管理資質和經驗外,應以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為(wei) 經營目標,本試點還應提煉出可盈利的商業(ye) 模式;經營活動的收益主體(ti) 須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目的是使其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直接利用並改善生活水平。即參與(yu) 具體(ti) 經營活動的工作人員必須以當地戶口、熱愛家鄉(xiang) 、熟悉本土的農(nong) 牧民為(wei) 主,文旅產(chan) 品、畜產(chan) 品必須為(wei) 由當地人生產(chan) 的當地產(chan) 品。”田俊量說。
瑪多縣委書(shu) 記丁鳳山表示,正是得益於(yu) 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保護,黃河源頭水源涵養(yang) 能力不斷提升,紮陵湖、鄂陵湖湖泊麵積較2015年分別增大74.6平方公裏和117.4平方公裏,湖泊數量由原來的4077個(ge) 增加到5849個(ge) ,濕地麵積增加104平方公裏,“千湖美景”重現,雪豹、歐亞(ya) 水獺等野生動物開始出現在人們(men) 的視野,使三江源成為(wei) 全民共享的生態“富集地”。建設國家公園,就是要使得生態環境實現全民共享、生態永續發展,就是要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作為(wei) 推進三江源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係統性工程,始終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基本方略,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藍皮書》:特許經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體製試點的重要內容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製試點特許經營工作的開展是國家公園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於平衡當地社區發展和生態保護方麵具有積極意義。[詳細] -
三江源國家公園:特許經營釋放生態紅利
至目前,作為首個在國家公園試點的特許經營項目——昂賽自然體驗運行已滿3年,當地牧民通過參與特許經營在國家公園建設中得到實惠,為國家公園體製建設提供了新借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