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世界海拔最高探空氣象站:在可可西裏向全球分享氣象資料

發布時間:2022-12-06 10: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1、2、3,放!”

  早晨6點,天際微亮,苗培林、張梅芳、雷雅麗(li) 、李承昊,一群年輕的沱沱河氣象站氣象職工,起床後先檢查雷達、測試接收器。7點15分,準時放飛探空氣球,看飛行軌跡,接收數據,直至1個(ge) 小時左右後,氣球在萬(wan) 米高空爆裂,看著數據準確無誤上傳(chuan) ,一次探空觀測任務完成。

  之後,大家洗漱、吃早飯,開始一天的工作生活。

  目前,沱沱河已經是白雪皚皚,早晚寒風刺骨凜冽,氣溫已經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

  沱沱河氣象站位於(yu) 青海省唐古拉山可可西裏無人區邊緣、長江源頭沱沱河畔,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探空氣象站,是中國國家氣象站網中重要的測報研究站,是全球資料交換站。

  在氣象站往南約3公裏的可可西裏草甸上,建有一塊約2500平方米的觀測場。從(cong) 3月開始至10月,每月3次,氣象站的工作人員都要雷打不動地到那裏進行采樣。

  夏季,冰雪融化,一條小河水位上升,大家不得不蹚河過去,水灌滿了雨靴,異常冰冷,就脫掉鞋子赤腳工作。

  高原的天氣瞬息萬(wan) 變,天氣現象異常複雜,幾個(ge) 小時內(nei) 會(hui) 出現十餘(yu) 種天氣現象,為(wei) 了準確記錄複雜天氣,值班員要隨時緊盯電腦,查看數據接收情況。

  在冬季嚴(yan) 寒的夜晚,常常會(hui) 碰到風杯被凍住、風向標被吹落等儀(yi) 器故障,這時候不管是男職工還是女職工,都要冒著刺骨的寒風去維修。

  沱沱河氣象站副站長喬(qiao) 偉(wei) 說:“每次放球,對大家都是一種考驗,容不得馬虎,確保高質量氣象觀測數據是我們(men) 的生命線。”

  唐古拉山在蒙語中意為(wei) ,“雄鷹飛不過去的高山”,也被稱為(wei) “生命禁區”。青藏鐵路通車以後,交通有所改善,但是當地物資依然緊張,蔬菜、新鮮水果都是奢侈品。

  沱沱河氣象站站長苗培林和紀檢委員張梅芳是站上的兩(liang) 位“80後”,已經在唐古拉山工作超過10年。作為(wei) “老同誌”,麵對艱苦的環境,他倆(lia) 表現得很樂(le) 觀:“和老前輩們(men) 相比,我們(men) 算是舒服多了。每個(ge) 人的選擇不同,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沒有什麽(me) 可埋怨的了。唯一遺憾的就是,長期在氣象站,在孩子和老人最需要照顧的時候,沒有辦法在他們(men) 身邊。”

  弱小的雷雅麗(li) ,2014年12月先到五道梁氣象站工作,2018年1月被分配到沱沱河氣象站。

  她笑稱自己是在唐古拉山“打轉”的女子。記得有一次,雷雅麗(li) 和兩(liang) 個(ge) 女同事外出去觀測,結果半路遇到幾隻大狗,直奔她們(men) 而來,驚慌失措之際拿出打狗棒,狗被嚇跑了。三個(ge) 人麵麵相覷,真是又驚又險。

  更年輕的李承昊說,在大學裏上網搜索過沱沱河氣象站,聽到紀錄片《我愛你,中國》中前任站長王烈福說,如果氣球無法順利升空,意味著沱沱河氣象站今天在全球氣象交換的資料中,將是空白。“這讓我意識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堅定了投身這份工作的信心。”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