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州首個“石榴籽”影視文化傳媒工作室揭牌成立
新利平台訊 12月5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個(ge) “石榴籽”影視文化傳(chuan) 媒工作室在海西州融媒體(ti) 中心揭牌成立。
圖為(wei) 海西州政協副主席張亞(ya) 邦(右),州委統戰部副部長、州民宗委主任張啟忠(左)為(wei) 工作室揭牌 攝影:東(dong) 主才讓
圖為(wei) 海西州有關(guan) 負責同誌來到“石榴籽”影視文化傳(chuan) 媒工作室了解工作情況 攝影:東(dong) 主才讓
據了解,成立“石榴籽”影視文化傳(chuan) 媒工作室,旨在深入貫徹中央、省、州委民族工作會(hui) 議精神,有形有感有效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是海西州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州委民族工作會(hui) 議精神的重要舉(ju) 措。工作室在中共海西州委組織部、中共海西州委統戰部、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hui) 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圖為(wei) 海西州有關(guan) 負責同誌來到“石榴籽”影視文化傳(chuan) 媒工作室了解工作情況 攝影:東(dong) 主才讓
工作室負責人介紹,工作室是海西州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有益探索。工作室將充分利用好平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以攝製一批具有海西特色的影視作品為(wei) 己任,緊緊圍繞“四個(ge) 與(yu) 共”“五個(ge) 認同”,進一步做實做細民族團結工作,使工作室成為(wei) 黨(dang) 的政策法規的“宣講站”,講好民族團結故事的“驛站”,掌握了解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的“充電站”,民族團結融合的“交流站”。
工作室工作人員紛紛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用鏡頭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傳(chuan) 遞民族團結好聲音,引導各族群眾(zhong) 堅定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助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州,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宣傳(chuan) 氛圍。努力打造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基層樣板,凝心聚力為(wei) 海西州民族團結和社會(hui) 穩定作出新貢獻。(新利平台 通訊員/東(dong) 主才讓 記者/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都蘭:近百隻岩羊和馬鹿集體覓食
初冬時節,地處柴達木盆地腹地的青海省都蘭縣境內,近百隻岩羊和馬鹿集體在雪地裏奔跑,覓食,場麵壯觀。[詳細] -
奮鬥者·正青春丨金紅祥:浙商紮根柴達木 民企長出“創新果”
正好他所在的公司在海西也有項目,他就毫不猶豫申請來海西州。“當地新能源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我就想來這裏施展拳腳,看看能不能幹出一番事業。”懷揣滿滿的信心,2011年3月,金紅祥來到柴達木盆地。[詳細] -
青海柴達木盆地正式啟動鹽堿地普查
記者從青海省海西州農牧局獲悉,為穩步推動柴達木盆地鹽堿地開發利用,儲備耕地後備資源,正式啟動柴達木盆地地區鹽堿地普查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