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個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建設項目竣工驗收
圖為(wei) 普氏原羚。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記者10日從(cong)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日前,該局完成青海省首個(ge) 我國特有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該項目是集普氏原羚救護、科研、監測、社區宣教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基礎設施提升項目。
據悉,近年來,為(wei) 加強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普氏原羚野外種群恢複,開展好普氏原羚野外救護、保護監測、科普宣教工作,2021年,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投資750萬(wan) 元,建成了860平方米的青海湖哈爾蓋保護站救護站點、2座普氏原羚救護監測及防火瞭望塔等係列救護設施,形成了冬春季普氏原羚補飼的長效機製。
記者了解到,青海湖北岸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依托於(yu)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哈爾蓋保護站建設,毗鄰海北州剛察縣普氏原羚特護區,位於(yu) 哈爾蓋塘渠村315國道南側(ce) 。保護站始建於(yu) 2012年,建築麵積1100餘(yu) 平方米。未來,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在相關(guan) 部門的支持下,進一步完善救護中心設施設備和專(zhuan) 業(ye) 人員配備。
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相關(guan) 部門近20年的努力下,普氏原羚野外種群數量從(cong) 監測之初不足300餘(yu) 隻恢複至3000餘(yu) 隻,野外種群數量恢複近10倍。
據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介紹,今後,該局將開展區域內(nei) 獨特生態係統、普氏原羚等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恢複工作,努力在國家公園建設中做好保護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極瀕危物種普氏原羚恢複至近3000隻 達保護初期11倍
截至2021年,世界極度瀕危物種普氏原羚數量恢複至2969隻,達保護初期數量的11倍。這也是該局今年首次對外公布普氏原羚具體數目。[詳細] -
【春天裏的青海故事】湖畔牧家,小原羚“豆豆”認親記
索南才讓告訴記者:“發現小羊後,我們一直沒看到大羊過來,就趕緊給哈爾蓋派出所幹警李士楨打了電話。等李幹警到了以後,按照以往的救助習慣,我們又守了4個小時,還是沒有大羊過來,所以采取了救助措施。”[詳細] -
探訪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岸保護站
普查顯示,在民間誌願者和官方救助中心的共同救助下,普氏原羚種群數量14年間增長約9倍,年均種群數量穩定在2700餘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