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世界濕地日|長江源頭新增首處國際重要濕地

發布時間:2023-02-03 09: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世界濕地日:長江源頭新增首處國際重要濕地
圖為(wei) 玉樹隆寶灘國際重要濕地。巴桑才仁 攝

  2日是第27個(ge) 世界濕地日,2023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會(hui) 場上,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宣布中國新增18處國際重要濕地,其中青海省玉樹隆寶灘濕地位列其中,這是中國長江源頭第一處國際重要濕地。

  國際重要濕地是指符合“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並由締約國提出加入申請,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秘書(shu) 處批準後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自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已指定國際重要濕地82處,其中青海省共4處,分別為(wei) 青海湖鳥島、紮陵湖、鄂陵湖濕地,以及剛剛列入的玉樹隆寶灘濕地。

  玉樹隆寶灘國際重要濕地總麵積9529公頃,其中濕地麵積3349公頃。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有瀕危物種1種(獵隼)、易危鳥類2種(黑頸鶴、紅頭潛鴨)、每年有6000隻至8000隻斑頭雁(青藏高原片區種群總數的10%至17%)、60多種水鳥在此定期棲息,其中有10對至20對黑頸鶴、2500多隻斑頭雁在此繁殖。還有易危植物1種(唐古紅景天),維管束植物224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植物1種,中國特有種6種、青海特有種1種。還棲息有高寒濕地冷水魚軟刺裸裂尻魚、細尾高原鰍、東(dong) 方高原鰍。

  近年來,青海省先後對青海湖鳥島、紮陵湖、鄂陵湖國際重要濕地投入各類保護資金3.07億(yi) 元,開展濕地保護與(yu) 恢複項目17項,采取地形地貌修複、自然岸線維護、河湖水係連通、植被恢複、野生動物棲息地恢複等措施,濕地生態功能不斷增強,生物多樣性愈加豐(feng) 富,生態係統健康指數持續上升。同時,開展的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退牧還濕以及生態管護員等項目,在保護修複濕地生態的同時維護了農(nong) 牧民的利益,調動了他們(men) 參與(yu) 濕地保護的積極性。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