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保護修複濕地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2月2日是第27個(ge) “世界濕地日”。記者從(cong) 四川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獲悉,四川濕地麵積居全國第六,2022年四川加強濕地保護修複,完成濕地修複10.84萬(wan) 畝(mu) (約7226.67公頃)。
2022年6月24日,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若爾蓋花湖一角。新華社 江宏景 攝
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類生產(chan) 生活同濕地關(guan) 係密切。濕地覆蓋地球表麵僅(jin) 有6%,卻為(wei) 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涵養(yang) 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重要生態功能,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修複”,旨在強調修複喪(sang) 失和退化濕地,呼籲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並采取措施。
牛羊徜徉在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2022年7月25日攝)。新華社 江宏景 攝
四川地處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濕地資源豐(feng) 富。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四川省現有濕地123.08萬(wan) 公頃,位居全國第6位。目前,四川建立各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32個(ge) ,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建立濕地公園55處,其中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29處,省級濕地公園26處;有國際重要濕地2處、省重要濕地7處,基本建成濕地保護網絡體(ti) 係,初步實現濕地分級管理。
據介紹,四川2022年完成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海子山和石渠縣長沙貢瑪濕地修複麵積10.84萬(wan) 畝(mu) ,色達縣泥拉壩國際重要濕地通過國家專(zhuan) 家組評估,爐霍縣鮮水河、白玉拉龍措通過國家濕地公園驗收。
近年來,在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方麵,四川積極創建若爾蓋國家公園,組織實施若爾蓋草原濕地生態保護修複工程,保護和恢複退化濕地6400公頃,有效遏製了局部區域濕地退化勢頭,提升了濕地生態係統功能,維護了區域的生態平衡。此外,四川在甘孜州理塘、石渠兩(liang) 縣通過治理衝(chong) 蝕溝、建小型和微型攔水壩,保護和恢複濕地植被7224.02公頃。
一群藏原羚在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徜徉(2020年10月24日攝)。新華社 王冀川 攝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已在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開展濕地保護與(yu) 恢複項目100餘(yu) 個(ge) ,用於(yu) 重要濕地保護修複和能力提升。”四川省林業(ye) 和草原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李天滿介紹,2023年,四川將加強擬建區域森林草原濕地保護修複,推進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等工程項目,啟動實施全球環境基金(GEF)四川濕地項目,加強重要濕地和濕地公園建設管理,做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cha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省阿壩州著力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切實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州生態環境係統突出整改實效,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為抓手,補齊生態環境工作短板弱項,以改促行、以改促進,切實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詳細] -
問渠哪得清如許——四川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安全屏障紀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落實中央戰略部署,地處長江、黃河上遊的四川涉藏州縣各族兒女繼續不懈拚搏,以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氣概,抬水麵,澄風沙,複林木,在江河之源築起上遊生態屏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