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幸福新生活 繪就美麗新畫卷
幹淨整潔的水泥硬化路,農(nong) 家院落裏歡聲笑語,溫室裏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繁忙有序……產(chan) 業(ye) 逐漸做大做強,鄉(xiang) 村麵貌不斷變好,易地搬遷的農(nong) 戶們(men) 找到發展的新方向。
如今,甘肅省正努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會(hui) 同各方力量繪就宜居宜業(ye) 和美幸福鄉(xiang) 村新畫卷。
糜灘鎮碾灣坪是靖遠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的曆史見證。2016年開始,靖遠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幫助大山深處的若笠鄉(xiang) 500餘(yu) 戶群眾(zhong) 告別大山,遷入距離縣城更近的碾灣坪等幾個(ge) 富民新居。新的安置點幹淨整齊,水電路暖等基礎設施齊全,學校、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備。
為(wei) 了讓搬遷群眾(zhong) “穩得住、能致富”,靖遠縣利用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資金,大力發展香菇等產(chan) 業(ye) ,先後在安置點建成香菇大棚74座,種植枸杞800畝(mu) ,為(wei) 安置點後續產(chan) 業(ye) 發展起好步,帶好頭,助力搬遷群眾(zhong) 全部按期實現脫貧。
進入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階段,靖遠縣及時調整安置點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緊盯文冠果、枸杞等全縣地理標誌產(chan) 品和“甘味”品牌,通過多次栽培實驗克服了文冠果樹苗“水土不服”的難題,最終確立了以“文冠果+香菇+枸杞+蔬菜種植”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組織搬遷群眾(zhong) 到靖安、五合、東(dong) 升等鄉(xiang) 鎮學習(xi) 文冠果栽培技術和種植管理經驗,以“他鄉(xiang) 之石”攻克安置點麵臨(lin) 的產(chan) 業(ye) 瓶頸。
2022年上半年,靖遠縣若笠鄉(xiang) 爭(zheng) 取410餘(yu) 萬(wan) 元平整土地、鋪設灌溉管道,社區組織150名搬遷群眾(zhong) 栽下了1800畝(mu) 文冠果苗,首次成功實現了將文冠果栽培技術大麵積複製推廣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並形成了“搬遷群眾(zhong) +產(chan) 業(ye) 園區+合作社”利益聯結機製,搬遷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勞動就能獲得就業(ye) 收入,真正實現了務工與(yu) 照顧家庭兩(liang) 不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