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迪慶一日一播報】其普小組“夫妻檔” 情係群眾大小事

發布時間:2023-03-29 14:15:00來源: 香格裏拉網

  維西縣維登鄉(xiang) 富川村其普村民小組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和德誌是一名獸(shou) 醫,也是富川村第三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妻子浦銀玲是富川村其普村民小組會(hui) 計及“掃盲夜讀班”的老師。這對平凡的夫妻紮根基層,傾(qing) 情傾(qing) 力,在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的崗位上彰顯著不平凡的熱心和愛心。


“獸(shou) 醫書(shu) 記”

  “和醫生,我家的雞又病了,你快幫我去看看吧”“我家的小豬昨天開始不吃食,不知道是不是病了”“我家的牛難產(chan) 了,和醫生快救救它”……入伍前,和德誌曾在維西縣職業(ye) 技術中學農(nong) 技和獸(shou) 醫綜合班學習(xi) 了三年獸(shou) 醫和農(nong) 技知識。1999年退伍回鄉(xiang) ,他便開始做起了獸(shou) 醫。和德誌常常接到群眾(zhong) 的求助電話,每次他都盡力用自己掌握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幫助群眾(zhong) 排憂解難。

  春節到村組開展春防工作、冒著風霜雨雪給牲畜看病、半夜到農(nong) 戶家給牛助產(chan) ……從(cong) 業(ye) 24年來,和德誌的足跡遍布整個(ge) 維登鄉(xiang) ,一年四季不分白天黑夜,隻要接到電話,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2014年,和德誌當選為(wei) 富川村第三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牢固的群眾(zhong) 基礎讓和德誌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信,工作開展起來如魚得水。除了宣傳(chuan) 政策、黨(dang) 員教育管理、協助民管委完成組內(nei) 工作外,和德誌還積極協調解決(jue) 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老電廠集體(ti) 出租拖欠租金問題,華能電站淹沒區公共賠償(chang) 分配問題等。

  “和德誌敢說敢做,不怕苦不怕累,村裏有啥事他總是第一個(ge) 上,工作從(cong) 來沒落下。”聽著老黨(dang) 員林正芳的誇讚,和德誌靦腆地抓著後腦勺不斷地說:“沒有沒有,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掃盲會(hui) 計”

  “跟著我讀:年、月、日……”傍晚,走進維登鄉(xiang) 其普村活動中心時,一聲聲略帶著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迎風飄來,湊近一看,整齊擺放著桌椅板凳的活動室裏,小組會(hui) 計、“掃盲夜讀班”老師浦銀玲正在給大家上課,30多名婦女正在認真跟讀。

  “村裏40歲以上的婦女大部分隻有小學學曆,還有一些沒上過學。”浦銀玲說,“村裏通知不理解、出門看不懂路牌、買(mai) 東(dong) 西不知道生產(chan) 日期……隨著和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處於(yu) 文盲半文盲狀態的婦女們(men) 遇到的障礙也越來越多,她們(men) 擺脫現狀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我想把大家夥(huo) 召集起來認認字,幫她們(men) 解決(jue) 一些困難。於(yu) 是把這想法跟村主任說了,2020年12月1日,夜校就辦起來了。”

  今年42歲的蜂秀琴是最早報名並堅持學習(xi) 至今的學生之一。因為(wei) 不識字,蜂秀琴連微信都不會(hui) 用,看懂朋友圈是她讀夜校的主要動力。“通過學習(xi) ,現在,我不僅(jin) 會(hui) 寫(xie) 自己的名字,用微信也沒問題了,自己也可以發朋友圈了。”蜂秀琴說。

  原本就愛讀書(shu) 寫(xie) 作的浦銀玲,當上掃盲班老師後,坐在書(shu) 桌前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書(shu) 櫃裏的書(shu) 籍也越來越多。“我喜歡讀雜誌,雜誌裏的一些文章讓我眼界變得寬闊,整個(ge) 人變得自信。我深刻地明白知識的重要性,知識能改變生活。”浦銀玲說。除了教婦女識字外,農(nong) 閑時,浦銀玲還會(hui) 和學員們(men) 分享一些雜誌上的文章,通過文章向大家宣傳(chuan) 婚姻法、保障婦女兒(er) 童權益、婦女健康知識等,也會(hui) 邀請村裏的手藝人教授婦女編織、縫紉等技能。


夫妻同心奔幸福

  生活中,和德誌與(yu) 浦銀玲互敬互愛,相濡以沫,和德誌出診時,浦銀玲將家裏照顧得妥妥帖帖,浦銀玲晚上到活動室上課時,和德誌始終陪伴在身邊,為(wei) 了增加家庭收入,夫妻倆(lia) 還開辦了榨油坊,用心把平淡的生活過出別樣的美好。

  “我倆(lia) 現在的想法就是做好手頭的事,把老人照顧好,再把兩(liang) 個(ge) 孩子培養(yang) 好,這就是最大的幸福!”浦銀玲說完,與(yu) 丈夫相視一笑。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