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四川省阿壩州鬆潘縣:以鄉村旅遊促進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4-10 10:30:00來源: 新華網

  感受民族文化、品嚐特色美食、賞冰瀑美景、曬春日暖陽……入春以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鬆潘縣再度迎來旺盛的旅遊人氣,眾(zhong) 多遊客在遊覽國家5A級旅遊景區黃龍後,紛紛走進當地鄉(xiang) 村體(ti) 驗別樣的民族風情和特色文化。

  近年來,鬆潘縣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為(wei) 抓手,依托全縣濃鬱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優(you) 渥獨特的旅遊資源,按照1個(ge) 綠色生態園和5個(ge) 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區的“1+5”產(chan) 業(ye) 布局,積極培育壯大鄉(xiang) 村旅遊新業(ye) 態,有效促進了全縣鄉(xiang) 村旅遊特色化、多樣化、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發展鄉(xiang) 村旅遊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路徑。

  補短板

  完善基礎設施

  鬆潘縣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端,黃龍景區引得眾(zhong) 多遊客紛至遝來。隨著“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的持續深入,當地把鄉(xiang) 村旅遊作為(wei) 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全力補齊各項基礎設施短板,以此激發鄉(xiang) 村旅遊活力。

  走進鬆潘縣青雲(yun) 鎮穀斯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幹淨寬敞的鄉(xiang) 村旅遊道路和錯落有致的藏式民居。村裏顯眼的牆壁上還整整齊齊書(shu) 寫(xie) 著村規民約。因距離縣城近、民族文化濃厚等因素,穀斯村具有很大旅遊發展潛力。

  當前,鬆潘縣青雲(yun) 鎮在完善好各項基礎設施的前提下,推進三產(chan) 融合發展,計劃帶動全村73戶農(nong) 戶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拓寬村民增收路徑。為(wei) 此,該鎮黨(dang) 委、政府向上積極爭(zheng) 取了400餘(yu) 萬(wan) 元的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開展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和鄉(xiang) 村旅遊區建設。“所有資金都圍繞鄉(xiang) 村旅遊發展使用,就是要讓我們(men) 的鄉(xiang) 村實現振興(xing) 發展。”青雲(yun) 鎮相關(guan) 負責人陳倫(lun) 說。

  搶抓發展機遇,位於(yu) 鬆潘縣南部的羌族村寨鎮坪鄉(xiang) 麥吉村投資建設了觀景平台、生態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恢複了鬆茂古道沿線關(guan) 鍵節點茶馬古道遺址遺跡,打造了一批民宿、土特產(chan) 店、民俗風情體(ti) 驗館等鄉(xiang) 村旅遊設施,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了基礎。

  聚焦補齊基礎設施,鬆潘縣還加快推進提升建設農(nong) 村公路、水電設施、信號基站以及布局鄉(xiang) 村公交線路等措施,為(wei) 全縣鄉(xiang) 村旅遊發展保駕護航。通過預約響應式服務這一方式,鬆潘縣就實現了100%的建製村“客車村村通”的目標。

  “通過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我們(men)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鄉(xiang) 村正成為(wei) 遊客旅行度假的新選擇,全縣旅遊也迸發出了新活力。”鬆潘縣文化體(ti) 育和旅遊局負責人車鈴說。

  促發展

  豐(feng) 富業(ye) 態產(chan) 品

  豐(feng) 富多元的體(ti) 驗是留住遊客的重要砝碼。瞄準這一點,近年來,鬆潘縣全力推進鄉(xiang) 村旅遊與(yu) 文化、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打造出了一係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

  “以前隻是到黃龍景區遊玩,現在還能去鄉(xiang) 村買(mai) 點綠色果蔬,吃點藏式美食,住一住藏羌民宿,到了晚上還能圍著篝火跳鍋莊吃燒烤,體(ti) 驗越來越好了。”日前,自駕前往鬆潘的遊客江依林向好友分享自己的體(ti) 驗。

  遊客的好評是對鬆潘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成果的肯定。在打造特色鄉(xiang) 村產(chan) 品過程中,當地注重保留地域特色、生態風貌、民族風情,推出了一條串聯各景區景點的獨特民俗風景線,構建了“全域、全時、多元”的生態文化旅遊格局。

  據統計,鬆潘縣已建成上磨村、牟尼溝村等10個(ge) 精品旅遊村寨,完成了17個(ge) 鄉(xiang) 鎮的25個(ge) 特色微景觀打造,形成了集休閑旅遊觀光、生態康養(yang) 、鄉(xiang) 村親(qin) 子互動等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生態旅遊產(chan) 品。

  此外,鬆潘縣還深入挖掘和開發利用民族歌舞、民俗民風等資源,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互動性、參與(yu) 感的體(ti) 驗項目,深受各地遊客喜愛。

  助增收

  致富更有保障

  鬆潘縣鄉(xiang) 村旅遊的蓬勃發展,讓當地的農(nong) 村群眾(zhong) 看到了機遇,他們(men) 紛紛利用自家房屋開餐館、建民宿,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增收,共享旅遊業(ye) 發展帶來的紅利。

  每逢夏季,自駕行駛九環線途經鬆潘的路上,許多遊客被占地3000餘(yu) 畝(mu) 的高原“薰衣草花海”吸引。“景區每年門票收入達到170多萬(wan) 元,景區內(nei) 的餐廳、咖啡廳和其他娛樂(le) 設施則請當地群眾(zhong) 務工,有效帶動大家就業(ye) 創收。”鬆潘高原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李謀介紹說。同時,全縣也在“農(nong) 業(ye) +旅遊”的強大融合模式下,大力推動農(nong) 旅結合體(ti) 係發展,形成了集遊覽觀光、休閑娛樂(le) 、采摘體(ti) 驗、消費購物於(yu) 一體(ti) 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旅遊體(ti) 係,讓當地農(nong) 業(ye) 和旅遊業(ye) 實現了協同發展。

  最近幾年,位於(yu) 上納咪村的一家精品民宿出現在不少川西自駕遊客的旅行清單中。民宿成功“出圈”還解決(jue) 了村民們(men) 的就業(ye) ,有的成為(wei) 藏餐廚師,有的成為(wei) 民宿管家,有的成為(wei) 民宿攝影師。全村51戶村民以土地入股,隨著遊客數量的增加,每年村民們(men) 都能收到一筆可觀的分紅。

  鬆潘縣文化體(ti) 育和旅遊局負責人車鈴表示,鬆潘縣正緊緊錨定創建第五批“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目標,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激發縣域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的活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持續做精、做優(you) 、做細、做強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助力全縣文化和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加速實現旅遊惠民、富民的美好願景。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