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孜州“三化”升級課後服務“提質效”

發布時間:2023-04-18 16:28:00來源: 甘孜日報

  今年春季學期開學以來,州委教育工委、州教育和體(ti) 育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yang) 學生的興(xing) 趣、特長、文化意識為(wei) “主旋律”,積極打造課後服務升級版,為(wei) 學生提供更合適、更優(you) 質、更暖心的課後服務,助力學生健康快樂(le) 成長。

  活動項目“多樣化”培養(yang) 興(xing) 趣。發揮1.5萬(wan) 餘(yu) 名專(zhuan) 任教師特長,提倡“一專(zhuan) 多能”,增加多個(ge) 體(ti) 育健身、民族舞蹈等項目,指導學生“菜單式”選擇活動項目,助力每一個(ge) 學生在課後活動中找準“興(xing) 趣點”,確保“一生一運動項目”“一生一藝術特長”,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實踐性和成效性,把興(xing) 趣貫穿18萬(wan) 餘(yu) 名中小學生育人全過程。

  課程實施“個(ge) 性化”展示特長。倡導“樂(le) 學提能”,全麵促進學生激發學習(xi) 樂(le) 趣,展示個(ge) 性特長,發掘學生的優(you) 勢潛能,提高學習(xi) 能力素養(yang) 。20餘(yu) 所學校深入推進“五育並舉(ju) ”,探索構建課後服務特色課程群,增加校內(nei) 外聯動,助力學生展示個(ge) 性。

  服務資源“地域化”涵養(yang) 文化。根據甘孜州地域文化特色,拓展地方教育資源,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康巴文化資源、民俗鄉(xiang) 土資源,讓學校因地製宜找準地域文化“育人點”。10餘(yu) 所學校探索將非遺項目納入延時服務,邀請非遺傳(chuan) 承人進行兼職授課,讓學生了解甘孜多彩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引導學生在傳(chuan) 承中“立根”,激發對中華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