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州印發《迪慶州民族村寨旅遊提升工程三年行動(2023-2025年)》
近日,迪慶州民族宗教委、州發展和改革委、州財政局、州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州文化和旅遊局、州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六部門聯合印發了《迪慶州民族村寨旅遊提升工程三年行動(2023—2025年)》,決(jue) 定在民族團結進步、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成效突出的民族特色村寨、中國傳(chuan) 統村落、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重點村)、 雲(yun) 南省金牌旅遊村、最美鄉(xiang) 愁旅遊地、旅遊名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旅遊示範村等範圍內(nei) 實施民族村寨旅遊提升工程,進一步助推民族村寨保護與(yu) 旅遊發展深度融合。
三年行動提出,要在建設中保持鄉(xiang) 土風貌、體(ti) 現文化傳(chuan) 承、融入自然生態的美麗(li) 鄉(xiang) 村,以民族村寨旅遊產(chan) 業(ye) 促進其他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味、帶動強的農(nong) 文旅融合示範點,在推動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緊扣“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zhong) 收入穩步增長、特色民居得到合理保護、優(you) 秀文化得到創新發展、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進一步完善、民族關(guan) 係更加和諧、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斷鑄牢”的主要目標,建設民居特色鮮明、人居環境優(you) 美、產(chan) 業(ye) 支撐有力、文化氛圍濃鬱、民族關(guan) 係和諧的傳(chuan) 統村落型、城鎮依托型、民族文化型、景區帶動型、田園觀光型、康體(ti) 養(yang) 生型、休閑度假型、非遺傳(chuan) 承型、產(chan) 業(ye) 支撐型、紅色旅遊型等特色旅遊提升民族村寨。打造以鄉(xiang) 村文化站(點)、農(nong) 耕文化展示館、鄉(xiang) 村文創基地、鄉(xiang) 村文明實踐站(中心)、精品農(nong) 家樂(le) 、特色民宿、生態庭院等為(wei) 支撐的民族村寨旅遊新產(chan) 品,構建“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新格局,使之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亮點、產(chan) 業(ye) 發展的龍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民族團結進步的典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的載體(ti) 。
三年行動明確,實施民族村寨旅遊提升工程要堅持“管腦子”與(yu) “管肚子”兩(liang) 手抓、“富口袋”與(yu) “富腦袋”並重,立足發展、保護利用,因地製宜、突出特色,科學規劃、統籌兼顧,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村民主體(ti) 、自力更生的原則,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強旅遊公共設施建設、推動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融合、打造特色鄉(xiang) 村旅遊新業(ye) 態新產(chan) 品、提升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加強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和利用、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9項工作任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 山羊的歌舞——阿尺目刮
同樂山寨,維西縣保存最為完整的傈僳族傳統村落,村寨建築多為木楞房,用木頭搭建而成,不上漆、不用鐵釘,取材自然,構造簡單,呈現出自然樸實之美。[詳細] -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 古老的祭祀禮儀舞蹈——神川熱巴
塔城,古稱“喇普”,藏語意為神川,清澈的臘普河從這裏流過,注入奔騰的金沙江,孕育了一代又代勤勞質樸、能歌善舞的塔城兒女。[詳細] -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 同樂——隱藏在深山中的傈僳族山寨
200多年來,生活在寨子裏傈僳族祖祖輩輩依靠勤勞和智慧,與這裏的山水草木和諧生息。同樂傈僳族山寨建在半山坡上,以木楞為牆,木板為瓦,層層疊疊,一棟連一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