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守護一方碧水

發布時間:2023-05-31 15:43:00來源: 甘孜日報

   

  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和科技局工作人員與(yu) 市民一起將長絲(si) 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四川裂腹魚等魚苗放入雅礱江。雅江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和科技局/圖

  
嚴(yan) 格按標準放流魚苗。雅江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和科技局/圖

  長絲(si) 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四川裂腹魚……5月的雅江縣,魚兒(er) 成群結隊在河流中歡快遊著。

  近年來,雅江縣緊緊圍繞強化宣傳(chuan) 、加大執法監督管理、落實水生生物補救措施為(wei) 導向,不斷推進增殖放流保護工作,打造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麵。

  生態優(you) 良 山水絢麗(li)

  “這幾年,雅江縣以‘以魚淨水、以魚養(yang) 水’的方式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現在這裏的水質越來越好了,魚兒(er) 也越來越多了。”市民翁姆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向記者分享到。

  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的背後是雅江縣從(cong) 不懈怠、多措並舉(ju) ,為(wei) 全麵修複水域生態環境,始終堅持以生態、綠色為(wei) 底蘊,抓好增殖放流保護工作。

  在宣傳(chuan) 方麵,通過走訪座談,設置標示牌、張貼標語、發放宣傳(chuan) 材料,大力宣傳(chuan) 魚類保護、“十年禁漁”政策和漁政法律法規及規範增殖放流,適時公布違法案件的處理情況,提升社會(hui) 各個(ge) 層麵對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工作的知曉度,發動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和自覺踐行,營造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的良好氛圍。

  在監督管理方麵,圍繞“護漁百日聯合執法行動”和“中國漁政亮劍”係列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常態化開展聯合檢查執法,打擊經營銷售禁用漁具和野生魚的違法行為(wei) 。此外還嚴(yan) 厲查處和打擊“電、炸、毒”非法捕撈行為(wei) ,設立涉漁違法活動的舉(ju) 報電話,接受群眾(zhong) 舉(ju) 報。

  在水生生物補救方麵,嚴(yan) 格按照增殖放流規程,落實增殖放流方案申報審批製度、增殖放流生態安全風險評估製度、水產(chan) 苗種檢驗檢疫製度、放流公證公示製度和放流效果評估製度。同時,開展水生生物監測,對其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水域的水環境、水生生物、魚類資源及魚類重要棲息環境等進行監測,並建設雅江縣兩(liang) 河口魚類棲息地保護站和棲息地。

  增殖放流 以魚為(wei) 盾

  雅江縣是雅礱江、霍曲河、臥龍寺溝等河流重要魚類棲息地和水源涵養(yang) 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落實水生生物補救措施是一道“考題”。

  2018年放流長絲(si) 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四川裂腹魚12.9萬(wan) 尾。

  2019年放流長絲(si) 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四川裂腹魚10萬(wan) 尾。

  2020年放流長絲(si) 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四川裂腹魚共9.5萬(wan) 尾。

  ······

  “2023年,首次開展國家二級保護魚類厚唇裸重唇魚人工增殖放流,為(wei) 長江流域全國首例。”雅江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和科技局負責人介紹說,2017年—2023年,兩(liang) 河口建設管理局在兩(liang) 河口水電站水域開展增殖放流,累計放流長絲(si) 裂腹魚、短須裂腹魚、四川裂腹魚和厚唇裸重唇魚共計138.2萬(wan) 尾。

  “實施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這是雅江縣增殖保護工作的一大亮點答案。多年來,該縣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將增殖放流作為(wei) 修複生態的重要手段,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的成效。

  如今,魚兒(er) 對雅江縣水域進行了生態淨化,改善了水域生態環境,而優(you) 越的生態環境造就了無數魚類在此繁衍棲息,向大家展現了雅江自然生態美景,給該縣旅遊注入了新元素,也為(wei) 水生物增加注入了新的生態活力。

  小小的魚苗是大大的生態,是無限的生機與(yu) 希望。“接下來,將聯合相關(guan) 部門開展‘三進’活動(寺廟、學校、鄉(xiang) 鎮),重點科普宣傳(chuan) 科學增殖放流和‘十年禁漁’的重要意義(yi) 及相關(guan) 法律法規。同時,根據本縣實際情況製定出台了《雅江縣天然水域垂釣管理辦法(試行)》,並正在起草《雅江縣水生物放生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天然水域垂釣管理,持續規範民間放生。”雅江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和科技局負責人說。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