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南藏族女孩歐保瑪有個“主持夢”

發布時間:2023-06-02 16: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想當一名主持人。”談及夢想,14歲的歐保瑪臉上寫(xie) 滿了認真,“很多人對我的家鄉(xiang) 不了解,我要努力學習(xi) 漢語、藏語、英語,用多語言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我的家鄉(xiang) 。”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ge) 藏族自治州之一。近年來,當地政府對教育事業(ye) 大力投入,父母的教育理念也悄然發生改變,“讓孩子走進課堂”不再是他們(men) 的初衷,“支持孩子勇敢逐夢,尋求更好的教育資源”是當下甘南大多數父母們(men) 的心聲。

  歐保瑪的母親(qin) 貢去乎卓瑪便是這樣一位“大膽放手”的媽媽。2021年9月,歐保瑪離開家鄉(xiang) 甘南州瑪曲縣,到距離170多公裏外的甘南州合作市初級中學就讀。


5月18日,結束上午課程後,歐保瑪(左一)與(yu) 同學們(men) 走向食堂就餐。中新社記者 戴文昌 攝

  “州府的教育資源,比縣城齊全得多;孩子也要學會(hui) 獨立,她願意出去看看,長見識總是好的,支持她。”貢去乎卓瑪說,“女兒(er) 從(cong) 小就膽子大,小學六年級有過住校,在學校的生活比在家裏還好,這讓我很放心。”

  合作市初級中學,是合作市唯一一所全寄宿製民普合校的初級中學。教學班全部配備智慧黑板,設有計算機教室、錄播室、STEAM教室、社團活動室等功能室。


每周三下午,歐保瑪和同學們(men) 在學校播音主持社團教室內(nei) 上課。中新社記者 戴文昌 攝

  該校共有學生2000多名,大多來自農(nong) 牧區。歐保瑪所在的班級是加授藏語班,每天都有一節語文課、藏語文課、英語課。

  “這三門課程是我最喜歡的,上課除了學知識,我還很注意跟隨老師練習(xi) 糾正發音。”每天6點不到,歐保瑪和室友們(men) 起床,在宿舍晨讀,她的藏語文書(shu) 上,密密麻麻地寫(xie) 滿了藏文筆記。

  多媒體(ti) 為(wei) 歐保瑪打開了語言學習(xi) 的新路徑。班主任當子紮西說,孩子們(men) 對新媒體(ti) 已不再陌生,課堂教學中會(hui) 利用電腦設置闖關(guan) 題,鼓勵他們(men) 上台發言,激發學習(xi) 興(xing) 趣。在每周一節的計算機課上,結束當日課程後,學生可瀏覽喜好的內(nei) 容。

  “我會(hui) 看一些有趣的短視頻,偶爾也會(hui) 看演講比賽、主持人大賽的視頻,找找自己和他們(men) 的差距。”歐保瑪說。

  在班主任看來,歐保瑪是“不怯場的孩子。”學校運動會(hui) 上作為(wei) 學生代表發言,班級活動中擔任主持,校級演講比賽也有她的身影。

  學校還充分利用寄宿學生吃住在校、課餘(yu) 時間多這一優(you) 勢,組織有特長的教師組建足球、棋類、舞蹈等35個(ge) 學生社團,每年開展校園文化節、藝術節、體(ti) 育節等活動。歐保瑪選擇了播音主持社團,發掘自身潛能,離夢想更近一點。


5月17日,在學校播音主持社團課堂上,歐保瑪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朗誦練習(xi) 。中新社記者 戴文昌 攝

  “第一次演講比賽得了第一名,第二次得了第二名……”說起女兒(er) 通過電話分享給她的喜訊,貢去乎卓瑪開心地說,“她學習(xi) 很用心,但沒想到進步得這麽(me) 快。”

  學校還為(wei) 每位學生配置了設有電話撥打功能的電子學生證,用於(yu) 和家長、班主任溝通聯係,每月可免費撥打時長100分鍾。班主任會(hui) 不定期將孩子們(men) 生活、學習(xi) 的照片和視頻分享至家長微信群。

  歐保瑪說,“我們(men) 在學校是包吃、包住、包學,感謝老師們(men) 無微不至的關(guan) 心,一定要為(wei) 了夢想更加努力”。

  甘南州教育局局長龍布說,從(cong) 20世紀80年代起,當地經曆了從(cong) “馬背小學”“帳篷小學”到寄宿製小學,從(cong) 流動教學點、半固定教學點到固定教學點的曆程。寄宿製學校的辦學水平、辦學規模、師資隊伍、基礎設施、教學質量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大限度保證了農(nong) 牧民子女對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龍布說,從(cong) “上學難”到“有學上”到“上好學”,這些年,是甘南教育事業(ye) 發展最快,也是學生享受教育實惠最多、更是逐夢最好的時期。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