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總書記囑托|勇擔使命 守護江源
宛如星星海的濕地。
和諧序曲。
覓食。張多鈞 攝
2021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要把三江源保護作為(wei) 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
在青海,每天能看到與(yu) 生態環境息息相關(guan) 的訊息,感受到生態環境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4月26日12時35分,今年首批26隻藏羚羊穿過青藏公路,向可可西裏腹地遷徙產(chan) 仔,正式開啟2023年藏羚羊大遷徙;
5月27日,青海省首個(ge) 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題的自然類科普館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科普館正式開館,全麵解讀祁連山國家公園豐(feng) 富的生態係統、生態價(jia) 值、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等內(nei) 容;
6月1日,中國第一處黑頸鶴保護區青海隆寶灘列入國家重要濕地,這是青海省繼青海湖鳥島、紮陵湖、鄂陵湖之後的第四處國家重要濕地;
……
這些變化是青海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牢牢把握“三個(ge) 最大”省情定位,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的生動實踐。
當好“中華水塔”守護人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文明之源。青海有著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有著巍峨雄壯的祁連山脈,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河的發源地,青海既是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寶庫,又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國家發展全局中有著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守護好“中華水塔”,青海義(yi) 不容辭。
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麻多鄉(xiang) 境內(nei) 的約古宗列曲是黃河源頭,牧民索南仁青就生活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守護著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每天清晨出門時,索南仁青都會(hui) 帶上垃圾袋,帶上幹糧,沿著黃河沿線巡護,撿拾河道垃圾,一走就是十幾公裏。餓了就拿幹糧墊一口。每天回村時,空了的是背包,“滿載而歸”的是垃圾袋。
“這幾年國家投資修建了垃圾回收點,我們(men) 隻需要將垃圾投放到回收點,鄉(xiang) 鎮政府定期安排垃圾轉運車將垃圾送往縣城垃圾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各村也經常組織群眾(zhong) 撿拾河道垃圾,並分類處理回收,淨化河道環境。”索南仁青說。
廣袤的三江源地區,還有很多的“索南仁青”,他們(men) 用腳步丈量大地,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這些年,三江源區水源涵養(yang) 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率、產(chan) 草量分別提高11%、30%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濕地麵積穩居全國首位。
就在今年5月底,青海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和林業(ye) 和草原局聯合印發《青海省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辦法(試行)》,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瀾滄江流域的40個(ge) 縣(市、區)加快建立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推動流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青海對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永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負責。
青海勇擔職責使命,長期堅持不懈,三江源各族人民與(yu) 山水相融、與(yu) 生靈共處、與(yu) 草木共生,向世人呈現出一幅海晏河清、碧草連天、生機勃勃的大美畫卷。
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2021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剛察縣考察調研,叮囑全縣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要建設好美麗(li) 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堅定不移擔當好高原生態文明高地的“守護人”。這對於(yu) 剛察縣打造生態文明新高地,堅定不移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指明了方向。
地處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是湟魚的家園,更是普氏原羚生存的樂(le) 土。普氏原羚是世界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也是青海的旗艦物種。
剛察縣哈爾蓋鎮是青海湖畔普氏原羚分布最為(wei) 集中的區域之一。行走在哈爾蓋鎮各村社之間的道路上,隨處可見普氏原羚,三五成群,悠然覓食。
普氏原羚之所以能夠安然覓食,離不開當地政府、野生動物巡護員、愛心牧民的支持,家住青海湖農(nong) 場一分廠的周增太就是其中之一。
一次外出放牧時,周增太發現了一隻出生不久的普氏原羚,母羊不在身邊。周增太遠遠地觀察著普氏原羚寶寶,希望它的母親(qin) 可以及時出現,等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沒看到母羊的出現。
周增太給森林公安派出所打電話報案,民警到達現場後又等了四個(ge) 多小時,還是沒等到母羊的出現。於(yu) 是,周增太主動領養(yang) 了孤苦無依的普氏原羚寶寶。
回家後,小普氏原羚成了周增太女兒(er) 的“夥(huo) 伴”,女兒(er) 給它起名豆豆。每次外出巡護時,周增太都會(hui) 在保溫杯裏灌上牛奶,將豆豆帶在身邊。後來,每次外出時,隻要周增太一打開車門,豆豆都會(hui) 主動跳進車裏。
為(wei) 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剛察縣在國道315剛察段設立限速警示標識和3000米保護圍欄,合力建成全國首個(ge) 單一物種(普氏原羚)生命保護通道,開放運營普氏原羚科普教育基地。
其實在青海,類似的救助有很多,類似的人也不少,他們(men) 懷著一腔熱血,不計成本救助野生動物,對他們(men) 而言,保護救助野生動物是一種本能,一種自覺行動。
成績有目共睹,2022年10月12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及設立一周年公報,公報顯示三江源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藏羚羊由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2萬(wan) 隻恢複到7萬(wan) 多隻,過去難得一見的雪豹、金錢豹、歐亞(ya) 水獺頻頻亮相,兔猻、藏狐、白唇鹿、野犛牛、黑頸鶴爭(zheng) 相出鏡。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不僅(jin) 是救助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更要通過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增收,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牧民群眾(zhong) 共享生態紅利。
——三江源國家公園“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讓1.72萬(wan) 名牧民收益,牧民從(cong) 草原利用者變為(wei) 生態守護者和獲益者,成為(wei) 民眾(zhong) 參與(yu) 保護、分享成果的成功案例。
——“三江源生態班”招收三江源地區農(nong) 牧民子弟在西寧第一職業(ye) 學校開展中職學曆教育,在園區內(nei) 外開展民族手工藝品加工、民間藝術技能等技能培訓。
——穩步推進瀾滄江源昂賽大峽穀、黃河源瑪多特許經營試點項目,帶動當地牧民就業(ye) 增收。
提升一體(ti) 化治理水平
青海生態資源種類豐(feng) 富,既有大江大湖,又有高山大川,還有各類珍稀野生動植物,這是我們(men) 的寶藏,是資源,也是財富,對於(yu)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發揮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多年來,青海省委省政府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推動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濕地、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生態一體(ti) 化治理水平,全力推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黃河浩蕩,九曲連環。
初夏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大大小小的湖泊如夜空中的星宿在閃爍,紮陵湖、鄂陵湖湖水湛藍,波光粼粼。草原上藏野驢歡快奔跑,一群群斑頭雁在湖畔草地間悠閑覓食。
次成多是瑪多縣紮陵湖鄉(xiang) 擦澤村牧民,他家的1000多公頃草場就在鄂陵湖畔,是全村水草最為(wei) 豐(feng) 美的地方。如果在這裏放牧,將會(hui) 是不錯的選擇。然而,次成多並沒有這樣做。
2017年,次成多成為(wei) 了一名生態管護員後,將家裏的犛牛出售,在村裏開了一間小賣部。每天,次成多和其他管護員去巡護草原,妻子在家經營小賣部。自家的草場成了藏野驢、黃羊等野生動物生存棲息的樂(le) 土。
“這幾年,一個(ge) 明顯的感覺是雨水多了,天氣熱了,草的長勢比往年要好些。藏野驢和黃羊很常見,鷹也越來越多了。記得小時候很少見到的野犛牛和棕熊,現在時不時會(hui) 在草場出沒。”次成多說。
次成多眼中的變化來之不易,更顯彌足珍貴。20世紀90年代,過度放牧導致瑪多縣自然環境惡化,當地水源涵養(yang) 功能下降,紮陵湖、鄂陵湖麵積縮小,黃河一度出現斷流。很多瑪多人目睹了身邊風沙大、草場退化嚴(yan) 重、野生動物淡出視野、大小湖泊逐漸消失的情景。
自從(cong) 三江源生態保護與(yu) 建設工程一期、二期項目實施以來,瑪多縣草原生態逐步得到改善,湖泊麵積增加,水源涵養(yang) 功能進一步增強,野生動植物有了生存的土壤,水鳥多了,成群的藏野驢、藏原羚現身,黃河源頭水草肥美,“千湖美景”歸來。
自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以來,黃河源園區和果洛州按照山水林草湖田冰沙係統治理的要求,統籌實施生態保護基礎設施、三江源二期工程、退牧還草、退化草原人工修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等生態保護修複項目。
不僅(jin) 如此,黃河源園區堅持“還清舊賬,不欠新賬”的原則,實施曆史遺留砂石料廠、棄坑環境整治生態修複項目,徹底解決(jue) 了公路沿線曆史遺留砂石料場和料坑生態修複欠賬問題。
這些年,青海認真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係統治理理念,汙染防治由單一治理向係統保護修複全方位轉變。研究製定頒布10多項地方環保標準,《石棉尾礦汙染控製技術規範》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形成國內(nei) 外廣泛關(guan) 注的《青海共識》《青海倡議》《青海宣言》3個(ge) 重要成果。在全國率先實現地級城市黑臭水體(ti) 治理目標,全麵完成縣級及以上城鎮地表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任務。
這些年,青海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堅持生態保護優(you) 先,扛起生態保護重大政治責任,用心用情用力履行源頭責任,體(ti) 現幹流擔當,生態文明建設交出新答卷,生態青海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開啟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牢記總書記囑托|磐心“守塔”固屏障
青海各族兒女不會忘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青海考察,兩次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作出了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指明方向路徑、擘畫奮進藍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