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儲能技術 澎湃創新動能
昆侖(lun) 山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占地近800畝(mu) 的光伏基地內(nei) ,藍色的光伏板集中成片,與(yu) 遠處的雪山相互映襯。
格爾木市新能源裝機占比達91.7%,新能源裝機增速較快,在改善能源結構的同時,也給當地新能源消納帶來一定壓力。如今,得益於(yu) 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項目,這裏新能源消納問題正在得到解決(jue) 。
在格爾木市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you) 化國家示範工程基地光熱電站,矗立著高188米的集熱塔,塔頂發出耀眼光芒。“白天,陽光加熱塔頂內(nei) 的熔鹽。晚上,光伏停止發電後,可以再將熱能轉化為(wei) 機械能繼續進行發電。”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格爾木檢修中心副總經理蘇嶽介紹,“該項目裝機規模為(wei) 5萬(wan) 千瓦,克服了光伏發電‘日盈夜虧(kui) ’的痛點,可以24小時穩定供電。”
除了光熱項目,電化學儲(chu) 能項目也在發揮效力。
春節假期過後,戈壁灘上依舊寒冷。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格爾木檢修中心技術員喬(qiao) 梁戴著安全帽,在儲(chu) 能園區巡檢。園區由50座形似集裝箱的電池倉(cang) 組成,倉(cang) 中排布著電池組。“每個(ge) 電池倉(cang) 由200多組磷酸鐵鋰電池組組成,每小時可以穩定放電5萬(wan) 千瓦時。”喬(qiao) 梁說。
儲(chu) 能園區的不遠處,液態壓縮空氣儲(chu) 能項目即將建成。“該項目利用空氣壓縮技術,在加壓和釋壓的過程中完成充放電。這個(ge) 儲(chu) 能項目性價(jia) 比高。相信隨著儲(chu) 能技術的發展,新能源利用率會(hui) 越來越高,戈壁灘會(hui) 愈發成為(wei) 新能源的聚寶盆。”喬(qiao) 梁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格爾木:荒漠“綠能”發展風光無限
近年來,在柴達木盆地腹地的青海省格爾木市城郊,一個個“大風車”不分晝夜地旋轉,一排排淺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熠熠生輝,讓這片原本貧瘠的土地變得有聲有色。[詳細] -
中國“聚寶盆”腹地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產業集群漸具雛形
地處中國“聚寶盆”腹地的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2017年新增光伏和風力發電並網裝機達到了950兆瓦,為曆年之最。青海省海西州能源局提供的信息顯示,柴達木盆地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已漸具雛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