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新研究揭示全球變暖將導致青藏高原北緣暖濕化

發布時間:2024-04-06 08:56:00來源: 新華網

  基於(yu) 古環境記錄、古氣候模擬和現代觀測,對比了青藏高原北緣中全新世暖期、中世紀暖期、現代暖期和未來百年暖期的幹濕變化,蘭(lan) 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李育教授團隊得出結論,未來全球變暖會(hui) 導致青藏高原北緣暖濕化。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yu) 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青藏高原被視為(wei) 全球氣候變化的驅動機和放大器。據介紹,青藏高原北緣處於(yu) 亞(ya) 洲夏季風和中緯度西風環流交匯區,對氣候變化響應敏感,是研究氣候變化及其機製的典型區域。

  李育介紹,他們(men) 的研究從(cong) 古氣候視角,對比了青藏高原北緣中全新世暖期、中世紀暖期、現代暖期和未來百年暖期的幹濕變化,發現中全新世暖期主要受軌道控製的東(dong) 亞(ya) 夏季風影響,這一區域整體(ti) 表現出溫暖濕潤的氣候特征;中世紀暖期主要受控於(yu) 太陽輻射, 存在暖幹的現象;現代暖期和未來百年暖期主要由溫室氣體(ti) 增加導致的溫度升高控製,氣候幹旱化趨勢顯著。

  “青藏高原北緣現代暖期的幹濕格局與(yu) 中世紀暖期類似,而持續升溫會(hui) 導致西風帶擴張,氣候逐漸濕潤,未來幹濕變化將與(yu) 中全新世暖期更加相似。”李育說,研究還表明,盡管未來全球變暖會(hui) 導致青藏高原北緣暖濕化,但並不會(hui) 改變中國整體(ti) 的氣候類型格局。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就關(guan) 注到西北降水增多的變化。他後來提出西北氣候可能正由暖幹向暖濕轉型的推斷。如今,研究人員通過數據收集、分析、計算等權威研究,使這一推斷變得更有說服力。

  李育認為(wei) ,氣候變化普遍具有周期性,曆史暖期的幹濕變化可以為(wei) 預測未來幹濕變化提供一個(ge) 曆史參照。探討青藏高原北緣的氣候變化規律及其機製,評估該區域未來的氣候變化趨勢,將有助於(yu) 提高人們(men) 對青藏高原北緣在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環境變化特征及其響應機製的理解和認識。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