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祖國好 家鄉美】酸奶為什麽這樣“紅”

發布時間: 2024-04-22 16:03:00 來源: 青海日報


前處理車間,技術人員正在對犛牛奶進行離心淨乳處理。李興(xing) 發 攝

  “三輛大車都裝滿嘍!開門紅,好兆頭!”作為(wei) 一個(ge) 企業(ye) 的副總經理,麵對接不完的訂單,拿著手機不停地拍著視頻,尼拉在朋友圈散播著喜悅,開心得像個(ge) 孩子。

  “停不下來呀,根本停不下來!”包裝流水線上,工人藍澤手上忙著將剛下生產(chan) 線的酸奶打包,嘴裏借用著網紅段子,詼諧地調侃忙碌的工作,表達著收入提高後的愉悅。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4月19日,在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多貢麻鄉(xiang) 多貢麻村的青海藏源牧業(ye) 有限公司的廠區裏,一幅“火力”全開的忙碌景象。

  “我們(men) 在用心做產(chan) 品,在新的致富路上追逐著新的生活。”走進辦公室,公司副總經理尼拉用手機裏保存的一段段視頻,講述起了一份支教情孕育出的這段借助藏鄉(xiang) 特產(chan) ,帶動牧民增收致富的故事。

  2007年,北京大學畢業(ye) 的王君如與(yu) 合夥(huo) 人金依敏,在班瑪縣支教時相識,和尼拉建立起了深厚的師生情。尼拉回憶,被王君如介紹去上海交通大學深造,讀成人本科工商管理的他,萌生了將家鄉(xiang) 特產(chan) 帶去上海銷售的想法。但沒有門路和資金,尼拉想到了王君如。

  “牧民的淳樸善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當地落後的生產(chan) 方式,讓我們(men) 決(jue) 定通過自己的知識、人脈以及資金,幫他們(men) 改變生活。”金依敏記得,王君如和她商議後,覺得從(cong) 上海人喜歡的紡織品入手,創辦一個(ge) 以犛牛絨加工為(wei) 主,生產(chan) 圍巾、牛絨衫的廠子,帶著多貢麻鄉(xiang) 的年輕人“闖上海”,通過經商改變他們(men) 的命運。

  “找關(guan) 係辦手續、課餘(yu) 時間收犛牛絨,2009年牛絨加工廠建成。”尼拉記得,王君如托關(guan) 係找技術員,金依敏找銷路,他則負責找手巧老鄉(xiang) 來培訓上崗。一年的試運行,兩(liang) 年的經驗積累,來自多貢麻鄉(xiang) 的犛牛絨製品開始走出大山,在上海一帶開始銷售。“我們(men) 產(chan) 品品質好,占住了市場,可惜犛牛絨量少收集難,導致生產(chan) 規模跟不上,失去了很多大訂單,和進軍(jun) 國際市場的機會(hui) 。”

  尼拉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雖然規模很小但掙到了錢,本想就這樣安穩地發展下去。但沒有達到王老師她們(men) 帶動村裏人一起掙錢的初衷。最後決(jue) 定在產(chan) 量大的犛牛奶上做文章,發展乳製品產(chan) 業(ye) ,所以就有了2017年在全國各地調研,這段在深圳超市拍下的視頻。”

  “想法在2015年中央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時就有了,看到中央提出的‘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些內(nei) 容時非常激動。”金依敏告訴記者,從(cong) 支教到創業(ye) 十多年的經曆中,班瑪縣早已是第二故鄉(xiang) ,通過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鄉(xiang) 親(qin) 增收是義(yi) 不容辭的事兒(er) 。

  “密封閥門關(guan) 好了,儀(yi) 表上顯示正常!”點開第二段視頻,在前處理車間裏,技術員尕多完成一係列操作後,製作酸奶的重要步驟離心淨乳環節正式啟動。身穿無菌服的他認真檢查著每台設備上的儀(yi) 表,隨著鏡頭的移動,整潔規範的無菌車間,數字信息化一體(ti) 的生產(chan) 設備也一覽無餘(yu) 。

  2018年底,青海藏源牧業(ye) 有限公司成立,多貢麻這個(ge) 半農(nong) 半牧村落,首次擁有了現代化農(nong) 畜產(chan) 品深加工能力,開始了它立足資源稟賦,重點圍繞犛牛酸奶的開發和產(chan) 品的致富路。王君如為(wei) 產(chan) 品注冊(ce) 了“阿咪仙巴”商標,漢語的意思是“媽媽的愛”,取資源來自大自然母親(qin) ,產(chan) 業(ye) 脫貧來自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之意。

  在生產(chan) 車間,記者找到了這段視頻中的主人公尕多。土生土長在多貢麻鄉(xiang) 的他,2016年跟著王君如,8年時間從(cong) 一個(ge) 靠打零工、挖貝母維持生計的牧民,成長為(wei) 了一名有職業(ye) 技術證書(shu) 的技工。“隻要用心幹事,就能過上新生活!”尕多通過企業(ye) 提供的技能培訓、外地學習(xi) 深造等機會(hui) ,已成長為(wei) 企業(ye) 的核心技術人員,工資最高時能拿到近2萬(wan) 元。

  如今,企業(ye) 在班瑪縣當地聘用的固定工人有20人,臨(lin) 時工40多人,加上生產(chan) 旺季的臨(lin) 時崗位,能為(wei) 當地提供近百個(ge) 就業(ye) 崗位,牧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ye) 。牧民卻裏2022年進入企業(ye) ,通過在崗培訓和外派深造,已經是無菌灌裝線上的“大拿”,月工資7000元的他擔起了家裏三分之二的收入來源。王君如介紹,企業(ye) 工資待遇從(cong) 7000元到上萬(wan) 元不等,就是臨(lin) 時工平均月收入也在5000元左右。

  從(cong) 單一的罐裝酸奶,到如今的巴氏殺菌奶、有機酸奶兩(liang) 大類共5種產(chan) 品成功進入廣東(dong) 、上海等10餘(yu) 個(ge) 省市市場,日銷量也達到了4000箱左右。奶源需求也從(cong) 四五十噸增加到了一百噸左右,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效益也由原來一村為(wei) 單位村的點,變成了如今的班瑪縣全縣及周邊相鄰縣的麵。

  團結奮進的“心”若在,振興(xing) 路上的“新”就在。王君如告訴記者,企業(ye) 未來將秉承高質量發展理念,發揮當地犛牛奶綠色無汙染的優(you) 勢,生產(chan) 和繼續研發優(you) 質犛牛乳製品,進軍(jun) 更多的市場和高端領域,讓當地牧民群眾(zhong) 享受到更多紅利。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