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站長陳俐:“十四五”期間西藏青稞產量要達100萬噸

發布時間: 2021-01-20 08:55:00 來源: 西藏商報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要優(you) 先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nong) 業(ye) 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深化農(nong) 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對此,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站長陳俐在西藏自治區政協十一屆四次會(hui) 議農(nong) 業(ye) 界小組討論會(hui) 上表示,要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保障糧食生產(chan) 質量,積極推動品種培優(you) 、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chan) 。

  “十三五”期間,全區糧播麵積約270萬(wan) 畝(mu) ,占播種麵積的68.57%;青稞種植麵積214.4萬(wan) 畝(mu) ,占糧食播種麵積的79.6%。調結構以後,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在270萬(wan) 畝(mu) ,其中,青稞麵積穩定在210萬(wan) 畝(mu) 以上,經濟作物種植麵積70萬(wan) 畝(mu) 以上,飼草40萬(wan) 畝(mu) ,全區糧經飼的比例為(wei) 7:2:1。目前,全區總耕地麵積標準畝(mu) 達518.27萬(wan) 畝(mu) ,習(xi) 慣畝(mu) 達373.3萬(wan) 畝(mu) 。

  陳俐介紹,“十四五”期間,西藏青稞產(chan) 量要達到100萬(wan) 噸,平均畝(mu) 產(chan) 達到477公斤以上。目前,西藏青稞缺乏優(you) 良品種,品種特性不穩定,存在混雜現象,使得品種原有的典型性、抗逆性和適應性減退,從(cong) 而導致青稞產(chan) 量下降,品質劣化,她建議育種部門應加大品種的繁育、更新換代和提純複壯。

  目前,西藏耕地質量平均等級是8.36,比全國平均耕地質量等級4.76差3.6。西藏耕地現狀是有機質含量低,基礎地力低,中低產(chan) 田比例大,現有耕地中,中低產(chan) 田占耕地麵積的70%,其中低產(chan) 田超過30%,耕地質量退化麵積大,耕作方式粗放,特別是化肥的過量施用,造成耕地質量的退化。要想改變現狀,陳俐建議要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真正實現一批旱澇保收、畝(mu) 產(chan) 量高的耕地,要在“改、培、保、控”四個(ge) 字下功夫。通過改良土壤、培育地力、保水保肥、控汙修複等措施,提高耕地基礎地力,改善耕地質量環境。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目前,西藏田間管理方式比較粗放,缺乏現代種植管理技術,為(wei) 此要加強生產(chan) 技術規程的製定,推廣標準化生產(chan) ,研究推廣生產(chan) 和生態、工程和工藝、農(nong) 機與(yu) 農(nong) 藝相結合的新技術,發展現代化,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力水平,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發展。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