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十三五”期間,西藏產(chan) 業(ye) 建設駛入快車道,全區高原生物、旅遊文化、綠色工業(ye) 、清潔能源、現代服務、高新數字、邊貿物流七大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超1900億(yi) 元,發展效益逐步顯現。
西藏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內(nei) 的企業(ye) 員工在工作(2020年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西藏常年氣溫較低,空氣幹燥且二氧化硫含量低,這是吸引我們(men) 到此投資的天然優(you) 勢。未來,我們(men) 將利用好公司位於(yu) 拉薩市高新區的數據中心,打造西部地區最大的低成本超算中心,服務仿真模擬、高清視頻處理等5G時代工業(ye) 生產(chan) 。”西藏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寧說。
寧算公司的迅猛發展,離不開西藏在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方麵的投入。“十三五”期間,西藏從(cong) 資金、電價(jia) 、基礎設施等方麵給予企業(ye) 全方位支持,吸引了一批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落戶西藏,帶動自治區信息化指數從(cong) 2015年的63.3,增長到2020年的75.8;目前西藏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ye) 超過300家,數字經濟規模突破330億(yi) 元,成為(wei) 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遊客在西藏拉薩大昭寺金頂前留影(2020年7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七大產(chan) 業(ye) 中的旅遊業(ye) ,表現同樣亮眼。“十三五”時期,西藏接待遊客近1.6億(yi) 人次,旅遊總收入2100多億(yi) 元;西藏旅遊市場在線消費的額度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5年間旅遊業(ye) 實現稅收120.15億(yi) 元,帶動全區住宿餐飲業(ye) 實現稅收8.02億(yi) 元。
七大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的背後,是西藏發展載體(ti) 的不斷完善。目前全區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和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示範區建設成效漸顯,拉薩經開區、達孜工業(ye) 園、昌都經開區、藏青工業(ye) 園等成為(wei) 全區工業(ye) 發展的主要力量。西藏還設立了234家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園區),年產(chan) 值超過60億(yi) 元。
西藏拉薩達孜工業(ye) 園區一家青稞食品生產(chan) 企業(ye) 的工作人員在擺放加工好的青稞產(chan) 品(2020年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西藏商務廳副廳長嘎鬆美郎說:“下一步,全區將立足資源優(you) 勢和區位優(you) 勢,在‘特’和‘優(you) ’上下功夫,大力推進七大產(chan) 業(ye) 上規模、增效益,讓產(chan) 業(ye) 發展成為(wei) 促進高質量發展、實現居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文字記者:田金文
攝影記者:普布紮西、晉美多吉、孫非
海報拍攝:沈虹冰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視覺/編輯:王乃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