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網站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公告第381號》顯示,由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拉薩市禽類良種研究保護推廣中心、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共同培育的“雪域白雞”榜上有名,成為(wei) 西藏自主培育的第一個(ge) 蛋雞新品種,實現了藏雞育種重大突破。
這標誌著“雪域白雞”正式成為(wei) 國家級畜禽新品種,成為(wei) 繼“彭波半細毛羊”“象雄半細毛羊”之後西藏自治區第三個(ge) 通過國家畜禽遺傳(chuan) 資源委員會(hui) 審定的畜禽新品種。這也意味著從(cong) 1958年開始選育的“雪域白雞”經過幾代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近半個(ge) 多世紀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yu) 可以“名正言順”,被社會(hui) 各界認可了。
“這一路走來有多不容易,我們(men) 育種工作人員深有體(ti) 會(hui) 。”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藏雞課題組負責人馬雪英長長地籲了一口氣,“這個(ge) 品種其實就是‘拉薩白雞’,因為(wei) 申報時不能以具體(ti) 地名為(wei) 名稱,不可以以地域為(wei) 標識,所以就更名為(wei) ‘雪域白雞’。”這位從(cong) 1990年就參與(yu) 到“雪域白雞”育種工作的女科技工作者,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網站上看到“雪域白雞”的正式公告後,如釋重負。
起步:市場一蛋難求
藏雞是西藏畜牧業(ye) 主要畜禽之一,長期以來是西藏自治區半農(nong) 半牧區養(yang) 殖的主要品種,是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加現金收入的主要渠道。但是,藏雞因生長周期長、生產(chan) 性能低下等原因,無法進行大規模養(yang) 殖,雞蛋市場空缺隻能依靠內(nei) 地省市填補。
1958年,為(wei) 了提高藏雞的生產(chan) 性能,西藏第一次從(cong) 內(nei) 地引進優(you) 良蛋雞品種——“白來航雞”,開展適應性及提高繁殖水平等飼養(yang) 試驗。
“選‘白來航雞’,是因為(wei) 其個(ge) 體(ti) 適中、生產(chan) 性能高、適應性強。”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所長巴桑旺堆說,“上世紀50年代,國家全麵支持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當時通過援藏等方式,帶來了很多內(nei) 地畜禽資源,‘白來航雞’就是其中之一。”
經過雜交創新、自繁選育定型,1964年將選育出的純白雜交後代命名為(wei) “拉薩白雞”。
“當時的西藏,物資匱乏,雞蛋作為(wei) 稀缺物資,大家很稀罕。‘拉薩白雞’選育工作受到西藏自治區和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產(chan) 出的雞蛋經常在市場上脫銷。”已經退休的課題組科研人員旦增群培說。
1978年至1983年,經過五個(ge) 世代的自群繁育和選育提高,“拉薩白雞”適應性有明顯的提高,但是生產(chan) 性能仍不是很高,出現毛色花雜、就巢雞等問題。為(wei) 了完善這些缺點,1984年再次導入白來航雞血液,大大減少了原有的缺點,達到預期效果。這一年,正式製定了育種方案和育種指標,朝著西藏自治區培育蛋雞新品種的方向,開始係統的選育工作。1990年,西藏自治區畜禽資源委員會(hui) 正式將選育成果評審為(wei) “拉薩白雞”輕型蛋用品種群。1991年,獲得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先後向西藏38個(ge) 地市、縣、鄉(xiang) 、村、合作社等推廣‘拉薩白雞’品種群近300多萬(wan) 隻。基本上有村戶的地方就有‘拉薩白雞’,產(chan) 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深受群眾(zhong) 歡迎並為(wei) 他們(men) 的健康和收入作出突出貢獻。”馬雪英說。
攻堅:研究一波三折
2005年,眼看“雪域白雞”育種工作即將勝利在望時,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禽流感打破,所有心血基本化為(wei) 烏(wu) 有。
“我們(men) 僅(jin) 在山南和拉薩等幾個(ge) 偏遠的地方收回種雞,共1000多隻”馬雪英說。
2006年到2012年間,“雪域白雞”都是在做補充育種群數量,並重新建立基礎群等工作。這期間,不僅(jin) 麵臨(lin) 經費少的問題,還麵臨(lin) 育種基地搬遷等問題。
“雪域白雞”的育種地方曾從(cong) 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遷至林芝,再搬至達孜區曲尼帕綜合試驗基地,2018年6月又搬遷至達孜區唐噶鄉(xiang) ,兜兜轉轉後,2018年11月又搬遷至拉薩蔡公堂鄉(xiang) 。
“基地搬到林芝,就經常在育種基地一待半個(ge) 月;在曲尼帕時,由於(yu) 下雨漲洪水,車子就經常陷在河床裏出不來……”回想起曾經的經曆,馬雪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我這個(ge) 雞媽媽四搬家,隻要最終目標能完成就行,好事多磨嘛。”
育成:變身致富新寵
2013年,《拉薩白雞新品種培育》項目由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立項,按照新品種審定的要求,從(cong) 選育技術、飼養(yang) 管理等方麵加強了育種攻關(guan) 工作。
“也一改重創之後年均十來萬(wan) 元經費的局麵,每年經費遞增到近百萬(wan) 元,幹起來就更有信心了。”該課題組青年科技人員馮(feng) 靜說。
“‘雪域白雞’具有高原適應性強、總產(chan) 蛋量較多、高原人工孵化率高等特性。與(yu) 西藏同類型品種相比,其種雞生產(chan) 性能、抗病能力等方麵都具有較大優(you) 勢。”拉薩市禽類良種研究保護推廣中心負責人光永說,“下一步,將相關(guan) 成果的推廣示範,通過養(yang) 殖企業(ye) 和合作社實現西藏蛋雞產(chan) 業(ye) 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這個(ge) 雞無論是從(cong) 產(chan) 蛋量還是從(cong) 肉質上來說,都比家裏養(yang) 的藏雞要好得多,雞蛋供不應求,我打算今年再多養(yang) 500隻。”拉薩曲水縣聶當鄉(xiang) 熱堆村養(yang) 殖戶尼瑪說。
實幹孕育希望。“雪域白雞”已漸漸成為(wei) 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金鳳凰”,村民擁有脫貧致富的技能,產(chan) 業(ye) 發展起來,生活變得越來越紅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