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真實的西藏還是想象的香格裏拉?

發布時間: 2021-02-28 09:01:00 來源: 中新網

  自上個(ge) 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西藏於(yu) 西方世界一直被當作是人間的香格裏拉,是一個(ge) 烏(wu) 托邦的代名詞。西藏不再是一個(ge) 真實的、物質的存在,而成了一個(ge) 虛擬的、精神的世界。與(yu) 此相應,大部分西方人對西藏的關(guan) 心和熱愛不過是把他們(men) 自己對一個(ge) 虛無飄渺的理想世界的渴望和期待都投放到了西藏身上,缺乏理性和實際的內(nei) 容。

圖為(wei) 一輪明月從(cong) 布達拉宮上空緩緩升起。馬謙 攝
圖為(wei) 一輪明月從(cong) 布達拉宮上空緩緩升起。馬謙 攝

  上個(ge) 世紀九十年代末,隨著西方學界對東(dong) 方主義(yi) 和後殖民主義(yi) 文化批判的深入,很多人開始清算西方在東(dong) 方主義(yi) 和帝國主義(yi) 思想影響下的西藏觀,尖銳地指出精神化、香格裏拉化西藏是西方東(dong) 方主義(yi) 、帝國主義(yi) 的典型作品,將傳(chuan) 統西藏理想化為(wei) 一個(ge) 和平非暴力、綠色環保、男女平等、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不重物質、人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解脫的人間淨土,這不過是東(dong) 方主義(yi) 式的想象和歪曲,它不但與(yu) 西藏的傳(chuan) 統毫無關(guan) 聯,而且也深刻影響了當今世界與(yu) 一個(ge) 現實西藏的交往。表麵上看,西方出現了難以計數的關(guan) 心和熱愛西藏的西藏迷,可他們(men) 無法對現實的西藏有任何實際的貢獻,他們(men) 不過是一群“香格裏拉的囚徒”,被牢牢地束縛在他們(men) 西藏的想象中。

資料圖: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紫金鄉(xiang) 努堆村村民利用收割機收青稞。<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chinanews.com/'><p  align=
資料圖: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紫金鄉(xiang) 努堆村村民利用收割機收青稞。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正當西方激烈批判東(dong) 方主義(yi) 思想影響下的西藏觀時,一種可以被稱為(wei) “內(nei) 部的東(dong) 方主義(yi) ”的思潮彌漫中國。自新世紀以來,在全中國出現了一股非常醒目的想象西藏的熱潮。香格裏拉本來是西方殖民主義(yi) 者想象出來的一個(ge) 西方人在東(dong) 方建立和統治的烏(wu) 托邦式的人間淨土,其中充滿了西方帝國主義(yi) 和殖民主義(yi) 氣息,而它竟然被劃定了現實的地理位置,變成了一個(ge) 世人向往的旅遊勝地(精神聖地)。岡(gang) 仁波切、倉(cang) 央嘉措情歌等都被聖化、浪漫化,遂成為(wei) 國人們(men) 津津樂(le) 道的話題,同時寄托了好幾代人的情懷。人們(men) 同樣把自己對世界的所有美好的理想都投放在了對西藏的想象之中,盡管西藏早已經不再是一個(ge) 遙不可及的物質存在,可人們(men) 依然樂(le) 於(yu) 自帶著有關(guan) 西藏和西藏文化的“背景書(shu) ”,來解讀和接受他們(men) 所接觸到的西藏,對西藏始終抱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十分浪漫的情懷。

資料圖:參觀遊客走向布達拉宮。 <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chinanews.com/'><p  align=
資料圖:參觀遊客走向布達拉宮。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不管是西方的東(dong) 方主義(yi) ,還是中國的“內(nei) 部的東(dong) 方主義(yi) ”,它們(men) 對於(yu) 現實的西藏不但毫無實際的意義(yi) ,而且還是極其有害的。現實的西藏自然也是美麗(li) 的、獨一無二的,但它與(yu) 東(dong) 方主義(yi) 式的想象出來的西藏不可同日而語,若堅持要拿想象中的西藏、拿神話中的香格裏拉來與(yu) 現實中的西藏來比照,這自然不可能會(hui) 是一一對應的,相反更經常會(hui) 是南轅北轍,因為(wei) 二者本來風馬牛不相及。對現實西藏的直接體(ti) 驗和深入了解,本來是幫助人們(men) 破除對西藏和香格裏拉的種種迷思的最好途徑,可是人們(men) 對自己的理想的狂熱追求、對想象中的烏(wu) 托邦的熱愛和執著,往往會(hui) 阻礙他們(men) 與(yu) 現實世界的交往,他們(men) 或者一葉障目,看不清擺在他們(men) 麵前的現實世界,依然固守住他們(men) 心目中的理想追求,繼續當著“香格裏拉的囚徒”而不自覺;或者樂(le) 極生悲,隨著理想的破滅而沮喪(sang) 、失望到無法自已的地步,走上激烈地批判,甚至歪曲西藏現實的道路。例如,自上個(ge) 世紀末開始,西方媒體(ti) 就不斷出現一些激烈而非理性地批判藏傳(chuan) 佛教和藏傳(chuan) 佛教高僧們(men) 的作品,它們(men) 的作者們(men) 似都曾經是十分狂熱的藏傳(chuan) 佛教的信徒,顯然他們(men) 接觸到的藏傳(chuan) 佛教上師及其他們(men) 所傳(chuan) 授的教法沒有滿足他們(men) 對藏傳(chuan) 佛教信仰和實踐的想象和期待,使他們(men) 的幻想破滅而走上了另一條極端的道路,給藏傳(chuan) 佛教帶來了非常負麵的影響。

資料圖:紮什倫(lun) 布寺跳神活動結束後,僧眾(zhong) 依次拋撒“切瑪”盒中的青稞祈福。<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chinanews.com/'><p  align=
資料圖:紮什倫(lun) 布寺跳神活動結束後,僧眾(zhong) 依次拋撒“切瑪”盒中的青稞祈福。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不可否認,自上個(ge) 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出現的“西藏熱”,使西藏和藏傳(chuan) 佛教在全世界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力是建立在人們(men) 對一個(ge) 虛擬的、精神的西藏的想象的基礎之上的,它並不能給現實的西藏帶來切實的利益,相反常常會(hui) 造成難以理清的困惑和不可解決(jue) 的問題。所謂“西藏問題”的症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人們(men) 是否能在“想象西藏”和“現實西藏”之間找到一條出路,一方麵要徹底破除香格裏拉的神話,另一方麵則要為(wei) 現實西藏的發展設計出一個(ge) 既與(yu) 實現“中國夢”的理想相適應,又順應西藏自然、經濟和人文發展之特殊要求的宏偉(wei) 藍圖。

“冰川之鄉(xiang) ”西藏波密景色壯美。何蓬磊 攝
“冰川之鄉(xiang) ”西藏波密景色壯美。何蓬磊 攝

  過去的幾十年間,西方社會(hui) 對西藏的訴求無疑是要實現他們(men) 對一個(ge) 烏(wu) 托邦式的傳(chuan) 統西藏的重建,想要把他們(men) 的一個(ge) 後現代的理想在一個(ge) 還在現代化道路上不斷進步的西藏得以實現,這顯然是一個(ge) 不可完成的使命。值得強調的是,長期以來西方對“西藏問題”的關(guan) 心具有很強的民間文化基礎,可以說它就是西方民間風起雲(yun) 湧的“西藏熱”的一個(ge) 直接的結果。過去他們(men) 對西藏最關(guan) 心、最激進的批評集中在對西藏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對以藏傳(chuan) 佛教為(wei) 主的西藏傳(chuan) 統文化的延續上麵,這本身反映出西方後現代社會(hui) 自身麵臨(lin) 的十分嚴(yan) 峻的自然環境保護和傳(chuan) 統文化延續問題。可幸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www.easyfundingllc.com在自然環境保護和藏傳(chuan) 佛教文化的延續和發展這兩(liang) 個(ge) 方麵都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績,在努力推動西藏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men) 對於(yu) 西藏自然環境的保護予以了足夠的重視,使得今天的西藏成為(wei) 中國各省區內(nei) 自然環境保護最好的地方。而藏傳(chuan) 佛教也在過去的幾十年內(nei) 經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文藝複興(xing) ”運動,藏傳(chuan) 佛教寺院的重建和新建達到了曆史上從(cong) 無有過的水平,藏文佛教文獻的發現、整理和出版也是盛況空前,藏傳(chuan) 佛教的信仰和實踐也已走出西藏,遍及全中國。顯然,在西藏強化自然環境保護和保持藏傳(chuan) 佛教文化的延續成為(wei) 中國新時代實現“中國夢”理想的組成部分,再以這兩(liang) 點來責難www.easyfundingllc.com缺乏實際的依據,很難令人信服。頗令人遺憾的是,盡管人們(men) 已經在二十餘(yu) 年前就開始致力於(yu) 破除香格裏拉的神話,但今天還有越來越多的人依然還是“香格裏拉的囚徒”。雖然神話已經破滅,但他們(men) 不願意幡然醒悟。過去的西方的“西藏熱”更多的是一場民間自發的社會(hui) 和文化運動,但今天在“西藏熱”漸漸退潮的時候再談論的“西藏問題”則明顯地成為(wei) 一種故意的政治操控,利用曾在世界範圍內(nei) 盛行的“西藏熱”的餘(yu) 波,來掀起各種打壓中國的政治風波。這樣的政治操作當然與(yu) 對西藏自然環境的保護和藏傳(chuan) 佛教的維護的關(guan) 心無關(guan) ,也無益於(yu) 現實西藏的健康發展。

資料圖: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協榮村參加春耕儀(yi) 式的村民互敬青稞酒。按照傳(chuan) 統,當地村民身著節日盛裝,舉(ju) 行隆重的儀(yi) 式,祈福一年的豐(feng) 收。<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chinanews.com/'><p  align=

  資料圖: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協榮村參加春耕儀(yi) 式的村民互敬青稞酒。按照傳(chuan) 統,當地村民身著節日盛裝,舉(ju) 行隆重的儀(yi) 式,祈福一年的豐(feng) 收。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而中國國內(nei) 過去二十年間出現的對西藏的內(nei) 部的東(dong) 方主義(yi) 式的想象對於(yu) 今日我們(men) 倡導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西藏首先是一個(ge) 現實的存在,它不是一個(ge) 我們(men) 夢寐以求的精神家園,西藏現實的進步和發展,包括西藏自然環境的保護和藏傳(chuan) 佛教文化的延續,都需要我們(men) 做十分智慧和艱苦的努力,西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他們(men) 對物質利益和精神追求的滿足,都需要我們(men) 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把西藏和藏傳(chuan) 佛教精神化、理想化無助於(yu) 我們(men) 切實地建設西藏,在西藏實現“中國夢”的理想,而將西藏和藏傳(chuan) 佛教異域情調化,則更是與(yu) 我們(men)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目標背道而馳。

圖為(wei) 丁真在理塘勒通古鎮倉(cang) 央嘉措微型博物館裏留影。<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chinanews.com/'><p  align=
圖為(wei) 丁真在理塘勒通古鎮倉(cang) 央嘉措微型博物館裏留影。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近幾個(ge) 月來,理塘的藏族小哥丁真成了風靡全國的網紅,丁真的形象和人們(men) 對丁真現象的討論,讓我眼前一亮,讓我看到了一種新思想、新趨勢出現的曙光。我想現在該是我們(men) 超越東(dong) 方主義(yi) 或者是內(nei) 部的東(dong) 方主義(yi) 的老生常談的時候了,我們(men) 應該去掉強加在西藏和藏傳(chuan) 佛教身上的那層迷霧,把藏族同胞自然、平等、無分別地看成與(yu) 我們(men) 休戚與(yu) 共的兄弟姐妹,把在西藏發生的一切事情都看作與(yu) 我們(men) 自己生死攸關(guan) 、榮辱與(yu) 共的事情,將西藏和藏族的美好看成是我們(men) 中華民族,甚至全世界、全人類的美好,而不再在西藏和藏族同胞身上想象和寄托我們(men) 自己永不滿足的理想追求。我們(men) 不應該在丁真身上首先貼上藏族和藏族文化的標簽,丁真所代表的陽光、淳樸、自然和帥氣,是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喜愛和向往的,它應該屬於(yu) 全中國、全世界和全人類。西藏是中國的寶藏,它也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寶藏。(作者為(wei)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西域曆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漢藏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