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王其梅將軍(jun) 故居複原外貌。記者 索朗群培 攝
昂曲河與(yu) 紮曲河在城南腳下匯合,於(yu) 瀾滄江神韻天成的背景裏,孕育出一顆璀璨的明珠——昌都。60多年前,昌都的第一批樓房在這裏拔地而起,如今,這裏已是高樓林立,一派繁華景象。而在昌都市中心的一則幽靜處,幾棟別具一格的仿蘇式建築仰望著樓群林立,俯看著江河流長,它們(men) 見證了昌都的曆史變遷,見證了昌都兒(er) 女艱苦奮鬥的拚搏之路。
這幾棟整齊劃一、獨具特色的磚瓦結構仿蘇式建築便是昌都市革命曆史博物館。
作為(wei) 西藏第一麵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在解放和革命建設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昌都發動和領導了一係列重大的革命鬥爭(zheng) ,留下了無數革命者、建設者的足跡,是西藏真正的“紅色之源”和“革命老區”。
為(wei) 了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chuan) 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昌都市於(yu) 2016年8月,建成了占地麵積11000平方米的昌都市革命曆史博物館。博物館內(nei) ,除了從(cong) 不遠處搬遷至此的昌都解放委員會(hui) 辦公舊址和小禮堂,還保留著四棟建築——張國華將軍(jun) 紀念館、王其梅將軍(jun) 紀念館、張國華將軍(jun) 故居、王其梅將軍(jun) 故居。
當我們(men) 走進昌都市革命曆史博物館,一條筆直的水泥路將將軍(jun) 樓和解放委員會(hui) 舊址分隔在了左右兩(liang) 側(ce) ,將軍(jun) 樓整齊劃一地排列在左側(ce) ,幾十棵高挺粗大的柳樹像一道屏風屹立在外圍。
“革命曆史博物館保留下的將軍(jun) 樓,都是磚瓦結構的仿蘇式建築。”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副局長洛鬆曲紮介紹,將軍(jun) 樓作為(wei) 當時黨(dang) 政要員和昌都地區地委行署及後來的昌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生活和辦公場所,一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現在,四棟建築中,兩(liang) 棟作為(wei) 張國華和王其梅將軍(jun) 的個(ge) 人紀念館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另外兩(liang) 棟則作為(wei) 兩(liang) 位將軍(jun) 的故居進行了複原。
順著路標,我們(men) 來到了王其梅將軍(jun) 紀念館門前。大門上方則掛著一個(ge) 棕紅色小門牌,上麵用藏漢雙語印刻著“王其梅將軍(jun) 紀念館”幾個(ge) 黃色字樣。門前左側(ce) 停放著一輛白色的老式汽車,是王其梅將軍(jun) 的專(zhuan) 車。
走進紀念館,左側(ce) 的牆麵上是王其梅將軍(jun) 的個(ge) 人簡介:“王其梅(1913-1967),湖南桃源人,1932年參加反帝同盟。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整棟紀念館從(cong) 這裏開始,以時間為(wei) 主線,通過大量的圖片、實物和文字說明,再現王其梅將軍(jun) 棄筆從(cong) 戎、投身革命,南下抗日、奮戰西華,征戰江南、名揚沙場,不畏荊棘、領兵入藏,由一位青年誌士成長為(wei) 一位偉(wei) 大革命者的光輝一生。
在王其梅將軍(jun) 紀念館右側(ce) 不遠處坐落著張國華將軍(jun) 紀念館。走進館內(nei) ,巨大的張國華將軍(jun) 半身畫像映入眼簾。
“張國華(1914.10.22—1972.2.21),曾用名張福桂、李亞(ya) 林,江西省永新縣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高級將領,開國將軍(jun) 。”
展館以他的生平事跡為(wei) 主線,講述了他投身革命到抗日戰爭(zheng) 和解放戰爭(zheng) 時期取得的輝煌成績,再到忠誠黨(dang) 性光耀高原的偉(wei) 大曆程。
一件件珍貴展品、一幅幅資料照片、一幕幕場景再現,仿佛把人帶回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裏。
緊挨著紀念館的是張國華將軍(jun) 和王其梅將軍(jun) 的故居複原樓。這裏陳列著諸多革命建設過程中他們(men) 使用過的生活和生產(chan) 用具,從(cong) 破舊的棉衣到各種備急設備,從(cong) 作戰指揮路線圖到文件學習(xi) 筆記,從(cong) 簡約的臥室到擦拭得光亮如新的辦公桌,盡管時間使得這些先烈的遺留物鏽跡斑斑,但它們(men) 是那段紅色歲月最真實的見證。
整個(ge) 參觀過程,就如同一次穿越之旅,舊物與(yu) 新品、陳設與(yu) 指引、實物與(yu) 解說,無不生動述說著兩(liang) 位將軍(jun) 在解放西藏和建設西藏的偉(wei) 大征程中一幕幕浴血奮戰、艱苦奮鬥的光輝史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