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21,連接兩(liang) 個(ge) 數字的符號,代表著高原汽車兵走過的70載征程。在這個(ge) 漫長的時間跨度裏,一茬茬高原汽車兵熱血灑天路,豐(feng) 碑樹邊關(guan) ,展現了千裏邊防運輸線上的堅守,彰顯了“寧可犧牲生命、絕不拖欠使命”的忠誠與(yu) 擔當。
近日,駐守在雪域高原的西藏軍(jun) 區某運輸旅官兵已踏上了向某邊防部隊運輸油料物資的風雪路。
雪域天路暗流湧
出發當天早上8點,晨光熹微,伴隨著出征令下,鋼鐵長龍般的車隊緩緩駛出營區。
行至山穀時,運輸旅車輛帶車幹部方啟蒙營長突然下令:就地休整,人員集合。“中原大地,我們(men) 茁壯成長;馳騁疆場,我們(men) 美名揚;世界屋脊揮灑青春,鐵馬秋風戰歌嘹亮……”伴隨著一首首激昂的旋律,不遠處的山上“轟”一聲響徹整個(ge) 山穀,隻見山上的積雪恰似一塊雪瀑布滾落下來。戰士們(men) 看後個(ge) 個(ge) 心有餘(yu) 悸,慶幸車隊在原地休整,沒繼續前行。而剛剛下達休整命令的方營長調侃道:是大家用歌聲請來了“天兵神將”,幫助排險,避免了發生意外。
其實,經驗豐(feng) 富的方營長,早就看出了端倪,他的這一舉(ju) 措,也是來自以前血的教訓。有一年,執行運輸任務的車隊行駛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時,突遇暴雪,軍(jun) 地上百台車輛在風雪中蠕動前行。一些地方駕駛員心浮氣躁,於(yu) 是連按喇叭催促加速。誰知,卻驚醒了睡夢中的積雪,迅速砸向路麵,軍(jun) 地8台車輛被埋,兩(liang) 名汽車兵獻出寶貴生命,地方百姓全部生還。從(cong) 那時起,出發車隊遇到類似情況,就采取吼山方式排險。
多措並舉(ju) 促安全
進入冰雪路前,所有車輛全部安裝“鐵腳板”——防滑鏈,以免在行進途中打滑。
裝上防滑鏈的車輛猶如坦克裝甲,壓在積雪上吱吱作響,整個(ge) 車輛在路上搖擺不定。三連四班曾班長說:“有了‘鐵腳板’車輛就可以順利通過冰雪路了。”話音剛落,對講機裏傳(chuan) 來命令,要求所有車輛靠邊停。原來是前方路段有暗冰,運輸車輛載重大,即使裝上“鐵腳板”,在暗冰路上也無法安全通過,官兵們(men) 拿出鐵鍬從(cong) 路旁鏟來沙石鋪在暗冰路上,很快一條沙石路便鋪好通車,原來用沙石鋪路增加摩擦力是汽車兵通過暗冰路段的安全措施。
午後,稍作停頓,一堂關(guan) 於(yu) 汽車兵的安全教育課就地展開,每次執行運輸任務,汽車兵們(men) 都會(hui) 利用途中修整時間,請經驗豐(feng) 富的駕駛老兵來為(wei) 大家上安全教育課,結合途中所遇情況和自己以往的經驗現場講解,更能讓官兵將安全意識和確保安全的方式方法入腦入心。課堂上,駕駛技術過硬的中士甘鵬輝講:“我們(men) 常年征戰天路,險難條件儼(yan) 然像家常便飯,相信大家的技術都很過硬,但越是這樣越不可放鬆警惕,要時刻保持警醒……”。遇到暗冰怎麽(me) 辦、為(wei) 什麽(me) 要拉大車距、遇暴風雪怎麽(me) 處置等等,為(wei) 安全順利的完成運輸任務,這一係列的安全知識在課堂上被再三強調。這一路上汽車兵應對行車安全問題所采取的各項舉(ju) 措,是他們(men) 對安全行車的高度重視。
險難駕駛強本領
途中,曾班長和士兵談起他第一次行駛此路段時的經曆。
那時,曾班長作為(wei) 駕駛學員跟隨老兵執行運輸任務,車隊行至此地時,大雪紛飛、狂風肆虐,路麵很快被積雪覆蓋,整個(ge) 車隊在雪路上緩慢前行。他所乘坐的車輛在爬坡時,突然,一輛掛車猶如脫韁的野馬疾馳而來,眼看兩(liang) 車即將碰撞,曾班長欲打開車門跳車,卻被老兵吼道:“坐好,別亂(luan) 動,抓緊了。”踩排氣製動、點刹車、踩離合、換擋、輕打方向、停車,隻見駕駛員嫻熟的操作慢慢將車停在路邊,並給對方車輛留出寬敞道路。
後來,老兵告訴曾班長,汽車兵沒有棄車先例,不到萬(wan) 不得已,決(jue) 不能放棄,就剛才情形,跳下去也是融入江中,根本沒有生還機會(hui) 。老兵用實際行動告訴他,汽車兵傳(chuan) 幫帶的不僅(jin) 是駕駛技術,更多的還有軍(jun) 人的虎氣血性。正是這樣高超的駕駛技術和勇敢血性的精神讓高原汽車兵一次次遇難不怕難、遇險不畏險,確保了每一次運輸任務的圓滿完成!
一日經四季,十裏不同天,行車五六裏,險情七八處。這是高原氣候和在高原行車的真實寫(xie) 照。奔跑在雪域天路的汽車兵,經過70年的風霜洗禮、犧牲奉獻,如今,他們(men) 依然奮勇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