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穩定就業(ye) 形勢,鞏固脫貧成果,日喀則市委、市政府把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全力推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2020年,全市實現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24.04萬(wan) 人,創收29.82億(yi) 元,並成立31家勞務派遣公司、1662家勞務合作社、1547個(ge) 村居勞務經紀人以及125家縣級、38家市級、9家自治區級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實現了轉移就業(ye) 從(cong) “單打獨鬥”向“聯合作戰”轉變。
據日喀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日喀則市著眼提高農(nong) 牧民就業(ye) 能力、就業(ye) 水平,以日喀則市公共職業(ye) 技能服務中心為(wei) 主體(ti) ,以各級各類培訓機構為(wei) 支撐,全麵加強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同時,整合現有培訓資源,廣泛開展種植養(yang) 殖、木工、廚師等實用技能培訓,並且根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對林下資源采摘等19個(ge) 工種進行培訓備案,讓群眾(zhong) 學得進、用得上、就好業(ye) 。
“我們(men) 將繼續建強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力爭(zheng) 2021年日喀則全市建成30家轉移就業(ye) 基地,並依托基地力爭(zheng) 實現1萬(wan) 名以上農(nong) 牧民高質量穩定就業(ye) ,使之成為(wei) 農(nong) 牧民規模化轉移就業(ye) 的固定渠道。”該負責人說。
針對日喀則市群眾(zhong) 在阿裏就業(ye) 人數多但跟蹤服務不到位等情況,該負責人介紹,將在阿裏設立日喀則籍農(nong) 牧民工服務驛站,擇優(you) 選擇1家勞務派遣公司提供市場化運作,進一步提升跨市地組織化程度和水平。“目前,那曲、拉薩的服務站正在招投標,廣東(dong) 惠州服務站、江蘇揚州服務站已經掛牌。”同時,大力支持有創業(ye) 意願的農(nong) 牧民創業(ye) ,對農(nong) 牧民首次創辦小微企業(ye) 或從(cong) 事個(ge) 體(ti) 經營,且所創辦企業(ye) 或個(ge) 體(ti) 工商戶自登記注冊(ce) 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ge) 月及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ye) 補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