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西藏林芝境內(nei) 的多布特大橋(2019年10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4月下旬,拉薩至林芝鐵路全線施工緊張忙碌。林芝火車站正進行站房內(nei) 外牆裝飾;拉薩火車站機輛整備基地改造現場,工人們(men) 正在鋪設道岔連接線路處枕木等。
作為(wei) 川藏鐵路的組成部分,拉林鐵路今年4月已進入靜態驗收階段,將於(yu) 今年7月1日前通車運營,屆時往返兩(liang) 市的時間將從(cong) 5小時縮短至3.5小時左右。
2020年11月8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新建正線長度1011公裏,30公裏以上隧道有6座,超過100米的高橋有9座,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
川藏鐵路建成後,將為(wei) 西藏再添一條“大動脈”。2006年7月1日建成並全線通車運營的青藏鐵路,結束了西藏不通鐵路的曆史。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裏程最長的高原鐵路,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使西藏徹底擺脫了和內(nei) 地的時空阻隔。雪域高原迎來了鐵路時代。
莫說鐵路,70年前的舊西藏就連一條能通汽車的路也沒有,一切運輸靠人背畜馱。現在的西藏,公路四通八達,貨車川流不息,自駕遊客絡繹不絕……一條條進藏“天路”為(wei) 西藏增添了人氣和經濟活力。
數據顯示:2000年底,西藏公路通車裏程僅(jin) 有2.25萬(wan) 公裏,而到2020年底,這一數字變為(wei) 11.88萬(wan) 公裏,鄉(xiang) 鎮、建製村通暢率達93.7%和75.9%,全區所有縣(區)和476個(ge) 鄉(xiang) 鎮、2050個(ge) 建製村通了客車,民航旅客吞吐量從(cong) 2000年的53萬(wan) 人次增至2020年的515萬(wan) 餘(yu) 人次。
中鐵十一局工人在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進行長鋼軌無縫焊接作業(ye) (2020年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讚普鬆讚幹布,從(cong) 唐朝長安(今西安),沿唐蕃古道到達拉薩,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唐貞觀元年之後的兩(liang) 百餘(yu) 年間,漢藏民族間的使臣往來就有142次。
20世紀50年代,毛主席在解放軍(jun) 進藏前指示“一麵進軍(jun) 、一麵修路”。西藏軍(jun) 區原司令員張國華曾說:“西藏要有根本性變化,全要等公路修通。”
參加徒步進軍(jun) 西藏和修築康藏公路的十八軍(jun) 老戰士高平曾回憶:1951年從(cong) 四川甘孜州到拉薩走了37天。進藏之路海拔高、路途遙、氣候差、人煙少,且多為(wei) 羊腸道。他感歎進藏道路之難,遠超人們(men) 想象。
川藏公路原名康藏公路,1950年4月開始由11萬(wan) 軍(jun) 民艱苦修建。據記載,總計架設橋梁597座,涵洞2860個(ge) ,犧牲2000多人。因極度艱險和自然災害多,被稱為(wei) “世界公路地質災害的博物館”。1950年,解放軍(jun) 和各族人民同時動工建設青藏公路,後來成為(wei) 世界上首個(ge) 在高寒凍土區全部鋪設黑色等級路麵的公路。
1954年12月25日,康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成為(wei) 進出西藏的兩(liang) 條“大動脈”。60多年過去,經數次整治改建,兩(liang) 大公路依然是人流物流的主幹道。
公路和鐵路的建設,帶來了貨運的快速發展。西藏昌都市芒康縣如美鎮海拔2600米,川藏公路穿鎮而過,當地村民收入來源已轉變為(wei) 運輸業(ye) 和商業(ye) 為(wei) 主。“過去進出鎮兩(liang) 個(ge) 方向50公裏內(nei) 全是土路,去拉薩要一個(ge) 星期。2010年瀝青路建成後,跑運輸的多了,全村189戶,一半以上的村民從(cong) 事建材、百貨運輸。”57歲的竹卡村村委會(hui) 主任土登紮西說,現在村裏戶均年收入15萬(wan) 元以上。
秦進元在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的拉薩西站工作了12年,見證了鐵路貨運的發展。“鐵路貨運不僅(jin) 明顯降低了流通成本,也為(wei) 當地農(nong) 牧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穩定工作。”
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拉薩西站物流公司從(cong) 4家增至18家,運輸量從(cong) 發送2萬(wan) 噸、到達29萬(wan) 噸,增至2020年的發送49萬(wan) 噸,到達614萬(wan) 噸,年平均增長30.7%和24.6%。
2015年,41歲的阿旺多吉成立西藏吉達物流有限公司,有員工近20人。“這幾年西藏不論是各種食品還是建築材料,需求量都很大,我看好這個(ge) 市場,目前經營順利,所有工人均為(wei) 農(nong) 牧民,年收入都在20萬(wan) 元以上。”
這是建設中的川藏鐵路拉林段(2018年10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施工人員慶祝川藏鐵路拉林段重難點工程奔中山二號隧道順利貫通(2018年8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川藏公路西藏昌都市境內(nei) 的“怒江72拐”(2016年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川藏公路通麥路段上的迫龍溝特大橋(2019年10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是橫跨在拉薩河上的拉薩市區公路(2019年4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