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組:吳書(shu) 記,您好!西藏地處雪域高原,有著壯美秀麗(li) 的風光,但由於(yu) 特殊的地理和曆史原因,貧困問題也一直困擾著這裏。在您看來,西藏脫貧攻堅難在哪裏?
吳英傑:西藏地處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低於(yu) 5度,高山峽穀多,這些因素導致貧困的多發和脫貧的高成本。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初,西藏麵臨(lin) 著諸多困難挑戰,突出表現為(wei) “六多、四少、三重、三高、一不足”。“六多”,就是“一方水土養(yang) 不好一方人”的地方多,高山峽穀和邊遠封閉地區多,地質災害和自然災害多,宗教消極影響多,各種高原地方病多,脫貧製約因素多;“四少”,就是具有勞動技能的人少,致富帶頭人少,科技支撐和科技人才少,有輻射帶動能力的企業(ye) 少;“三重”,就是持續長期全麵穩定任務重,反蠶食和守土固邊任務重,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任務重;“三高”,就是深度貧困縣鄉(xiang) 村占比高,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占比高,因病因殘致貧占比高;“一不足”就是內(nei) 生動力不足,自主脫貧能力不強。
西藏大部分地區交通不便,群眾(zhong) 出行非常困難。以前一些偏遠的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過的是溜索橋、走的是猴子路,通上的公路也是大坑小窪、顛簸不平,很多地方運輸東(dong) 西要靠人背畜馱,“晴天一身灰、雨天兩(liang) 腿泥”,縣與(yu) 縣之間走一個(ge) 來回需要好幾天。因為(wei) 交通不便,經濟也發展不起來,有的群眾(zhong) 隻能勉強填飽肚子,連酥油茶都喝不上,更別說吃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了。一些群眾(zhong) 住的房子條件也很差,到處都是土坯鐵皮房,既低矮昏暗、不安全,又用不上電、喝不上幹淨衛生的水,許多還是人畜混居,看了以後著實讓人心酸。2015年底,全區74個(ge) 縣區都是國家級貧困縣(區),還有44個(ge) 是深度貧困縣(區),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59萬(wan) 人,平均4個(ge) 農(nong) 牧民中就有1個(ge) 是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62個(ge) 百分點,脫貧攻堅任務之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采訪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西藏脫貧攻堅有哪些關(guan) 心和囑托?
吳英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無論是在地方工作還是到中央工作,都始終牽掛著西藏各族群眾(zhong) 。1998年,他送福建省第二批援藏幹部進藏,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家中做客、調研,噓寒問暖,十分關(guan) 心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在浙江工作期間,他高度重視對西藏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那曲地區的援助,一直牽掛著那裏的幹部群眾(zhong) 。2011年,慶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他帶著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又一次來到西藏同各族人民歡慶節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如一地重視、關(guan) 心和支持西藏工作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咐我們(men) ,由於(yu) 西藏起步晚、底子薄、積累少,部分城鄉(xiang) 居民特別是一些農(nong) 牧民生活還比較困難,“發展是解決(jue) 西藏所有問題的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講話強調,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紮實解決(jue) 導致貧困發生的關(guan) 鍵問題,盡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狀況。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叮囑我們(men) 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方麵下更大功夫、想更多辦法,給予更多後續幫扶支持,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在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央和國家部委、對口支援省市、中央企業(ye) 顧大局、講奉獻、敢擔當,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援藏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務,創新援藏方式、豐(feng) 富援藏內(nei) 涵、拓展援藏領域,從(cong) 項目、資金、產(chan) 業(ye) 、人才、技術、就業(ye) 等方麵給予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為(wei) 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可以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能為(wei) 我們(men) 想到的都想到了,能為(wei) 我們(men) 做的都做了,拳拳之心、關(guan) 愛之情,令我們(men) 十分感動,倍感責任重大。
采訪組:西藏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方麵的總體(ti) 考慮是怎樣的?
吳英傑: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局出發,把脫貧攻堅納入“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全麵打響脫貧攻堅戰。西藏製定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jue) 定》的實施意見,強調以脫貧攻堅統領全局,根據形勢任務變化,不斷完善政策保障體(ti) 係。從(cong) 精準識別到脫貧摘帽,我們(men) 先後製定出台了70多個(ge) 脫貧攻堅配套文件,每個(ge) 配套文件爭(zheng) 取做到因地製宜,兼顧每個(ge) 地區的具體(ti) 情況。
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我們(men) 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旗幟鮮明地把抓落實、促攻堅工作導向樹立起來,堅持目標標準,貫徹精準方略,壓實攻堅責任,打造過硬隊伍,完善督戰機製,加強作風建設,紮紮實實地把各項攻堅舉(ju) 措落到實處。在推動具體(ti) 任務過程中,我們(men) 始終用心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緊密結合實際,提出要正確處理好“十三對關(guan) 係”,包括正確處理好農(nong) 牧民城鎮就業(ye) 和就近就便、不離鄉(xiang) 不離土、能幹會(hui) 幹的關(guan) 係,正確處理好扶貧搬遷向城鎮聚集和向生產(chan) 資料富裕、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地區聚集的關(guan) 係等,都是直接奔著脫貧攻堅去的,找準了脫貧攻堅的關(guan) 鍵處和突破點,增強了脫貧攻堅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許多基層幹部反映,“以前不知道扶貧工作抓什麽(me) 、如何下手,處理好‘十三對關(guan) 係’給我們(men) 教了方法,不再是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采訪組:西藏脫貧攻堅取得了哪些成就?
吳英傑: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親(qin) 切關(guan) 懷下,到2019年底,全區62.8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貧困群眾(zhong) 年人均純收入接近1萬(wan) 元,所有已經脫貧摘帽的縣漏評率、錯退率、綜合貧困發生率全部“歸零”,群眾(zhong) 認可度達到99%以上,連續5年在全國考核中被評為(wei) “綜合評價(jia) 好”。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改變了西藏曆史進程。如今,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西藏從(cong) 黑暗到光明,從(cong) 落後到進步,從(cong) 貧困到富裕,更是從(cong) 封閉走向了開放的新時代。和平解放,讓西藏的製度一步跨千年;脫貧攻堅,讓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
農(nong) 牧區麵貌發生了廣泛深刻變化。群眾(zhong) 的吃穿住用發生了顯著變化,食品消費由主食型轉向副食型,年人均消費糧食下降126公斤、蔬菜增加23公斤;衣著從(cong) “一衣多季”轉向“一季多衣”,支出增長一倍多;房屋由能居住轉向安全有保障,人均麵積增長26%;生活支出由單一轉向多元,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長近一倍,教育文化娛樂(le) 服務支出增長168%;看病由“求寺拜佛念經”轉向尋醫問藥,醫療保健支出增長51%。
改善了全區基礎設施條件。現在西藏縣縣公路貫通,鄉(xiang) 鎮通暢率達到86%、建製村達到61%,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通客車率達到97%左右,絕大多數群眾(zhong) 在家門口抬腳就能上車。主電網覆蓋所有縣城和主要鄉(xiang) 鎮,所有鄉(xiang) 鎮通光纖和4G網絡,家家戶戶用上了方便充足的電,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可以通過電商把特色產(chan) 品賣到全國各地。易地搬遷的群眾(zhong) ,現已全部入住新居,徹底挪了“窮窩”,拔掉了“窮根”。
提升了全區產(chan) 業(ye) 的整體(ti) 發展水平。現在全區青稞年產(chan) 量達到83萬(wan) 噸,附加值不斷增加,犛牛由“一季出欄”變為(wei) “四季出欄”,青稞犛牛酥油等由食品變成了商品,旅遊業(ye) 呈現出加快發展態勢,鄉(xiang) 村旅遊每年接待遊客上千萬(wan) 人次,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累計外送電力超過65億(yi) 千瓦時,以前是花錢買(mai) 電,現在是賣電掙錢。
采訪組:當前,西藏已經從(cong) 集中攻堅階段全麵轉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階段,下一步要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請問目前階段的重點工作是什麽(me) ?
吳英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從(cong) 2020年開始,西藏脫貧攻堅全麵轉入鞏固提升階段。接下來,我們(men) 將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三個(ge) 賦予、一個(ge) 有利於(yu) ”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分析研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任務目標、政策措施和工作機製,切實找準突破口、切入點、著力點,推動有效銜接,促進共同富裕。
全力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水平。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重點發展產(chan) 業(ye) 就業(ye) ,加強社區管理,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嚴(yan) 格落實“四不摘”要求,持續做好防返貧監測預警幫扶工作,進一步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製,對脫貧人口、邊緣人口等進行定期核查、動態管理,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預警幫扶,確保不發生係統性返貧。
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保持定力、久久為(wei) 功,堅持以“兩(liang) 江四河”河穀區域為(wei) 空間載體(ti) ,以綠色生態和循環經濟為(wei) 發展導向,統籌推進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高海拔搬遷、河道治理、水電光電綜合開發利用等項目工程,將河穀經濟打造成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鞏固脫貧成果、推動西藏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引擎。
大力提升鄉(xiang) 村文明建設水平。堅持既“管肚子”又“管腦子”,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深化“四講四愛”等教育活動,持續教育引導群眾(zhong) 移風易俗,理性對待宗教,過好幸福生活;深入開展村容村貌整治,積極推進“廁所革命”,著力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用好脫貧攻堅等生動教材,講好脫貧故事,進一步增進“五個(ge) 認同”,堅定各族群眾(zhong) 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信心決(jue) 心。
有效提升農(nong) 牧區公共服務水平。全麵補齊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等方麵的弱項,加強物流體(ti) 係和冷鏈建設,切實解決(jue) 好各族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為(wei) 與(yu) 全國一道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物質基礎。強化公益崗位扶貧屬性,指導各地從(cong) 實際出發因事設崗、因崗用人,按“誰用人、誰管理”原則,強化貧困勞動力參與(yu) ,規範公益崗位資金來源和使用分配,克服泛化福利化現象,防止政策“養(yang) 懶漢”、變相發錢,讓貧困群眾(zhong) 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切實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平。以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鞏固村居“兩(liang) 委”換屆成果,發揮駐村工作隊、第一書(shu) 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等作用,加大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發展力度,不斷增強基層黨(dang) 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為(wei) 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建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層黨(dang) 組織,引導其擔負起組織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群眾(zhong) 、凝聚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的職責,深入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的思想教育、產(chan) 業(ye) 就業(ye) 、社區鄰裏融入等工作,確保住得下、能融入、可致富。 (采訪組成員:尹建軍(jun) 李 政林珊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