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guan) 於(yu) 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訂,從(cong) 此,政教合一的“喇嘛王國”成為(wei) 曆史。這一天,也是新西藏的起點。
70年來,黨(dang) 中央從(cong) 西藏實際出發,因地製宜,不斷豐(feng) 富關(guan) 於(yu) 西藏發展的重要思想。
一部西藏當代史,就是一部經濟社會(hui) 全方位發展、人的全麵發展的發展史;一部西藏當代史,更是一部政治製度、社會(hui) 發展、經濟民生實現曆史性跨越的跨越史。
從(cong) 封建農(nong) 奴製到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製度跨越為(wei) 社會(hui) 全方位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舊西藏,我們(men) 隻活‘三天’。”86歲的多紮木說。
彼時,他是日喀則“曲瓦莊園”的堆窮(農(nong) 奴的一種),生活於(yu) 他如時鍾一般循環——一天無償(chang) 服侍領主;一天給富農(nong) 幫工,換少許糌粑充饑;一天種從(cong) 領主那裏租來的地。
“我們(men) 租種的3畝(mu) 地每年產(chan) 的青稞除交給領主6克(西藏民主改革前計量單位,1克約28斤)外,剩下的全部償(chang) 還上一年從(cong) 富農(nong) 家借來的糧食,大約30克。一年到頭,自己幾乎留不下幾粒青稞。”他說。
不僅(jin) 如此,他家每年還要給領主上繳糧食稅、羊毛稅、柴火稅、飼料稅等,苦不堪言。
舊西藏封建農(nong) 奴製社會(hui) 中,占人口5%的官家、貴族、寺廟上層僧侶(lv) 及其代理人占有幾乎全部生產(chan) 資料,占人口95%的農(nong) 奴被當作“會(hui) 說話的牲口”。
從(cong)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到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一次次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確立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大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實現了從(cong) 封建農(nong) 奴製到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製度跨越。
在民主改革中,多紮木從(cong) 領主家分得牛羊肉,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地跑回家,一家人一邊煮肉一邊跳舞。
“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家有一天會(hui) 有這麽(me) 多田地。”他說。
改革開放後,多紮木帶領3個(ge) 兒(er) 子,用辛勤的汗水澆灌更加美好的生活。如今,他們(men) 一家有良田50畝(mu) ,卡車6輛,年收入超過20萬(wan) 元。
多紮木一家的發展變化,清晰印刻著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各項社會(hui) 事業(ye) 的發展和進步。
——和平解放前西藏沒有一條公路,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建成通車,如今公路通車裏程達11.7萬(wan) 公裏,民航旅客吞吐量達到515萬(wan) 餘(yu) 人次;青藏鐵路通車結束西藏不通鐵路曆史,如今川藏鐵路拉林段即將建成,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建成覆蓋全區統一電網,供電人口330萬(wan) 人。
——全麵消除1079個(ge) “無樹村”和10.5萬(wan) “無樹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47%,生態紅線麵積53.9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區國土麵積的45%。截至2020年,西藏累計投入生態環境領域的資金達814億(yi) 元。
——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不斷健全,685萬(wan) 人次參加各類社會(hui) 保險,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率達95%以上,農(nong) 牧區醫療製度參保率100%。
——藏戲、格薩爾、藏藥浴已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89項、96人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2020年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超過98%,5492個(ge) 建製村擁有文藝演出隊。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1.6平方米。
——到2019年底西藏城鎮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麵積達33.4平方米,農(nong) 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麵積達41.5平方米。
“在新中國,西藏各項事業(ye) 得到史無前例的發展和提升。”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yu) 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秦永章說。
從(cong) 封閉落後到開放進步,製度優(you) 勢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5月,山南市乃東(dong) 區布仁溝,一座全智能養(yang) 雞產(chan) 業(ye) 園正拔地而起。
投資5億(yi) 元的一期工程首棟雞舍已竣工投產(chan) ,首批7萬(wan) 羽雞苗進場。目前二期項目已開工,投資3.5億(yi) 元,其中援藏投入1億(yi) 元,以固定分紅形式帶動山南市20個(ge) 集體(ti) 經濟薄弱村創收。
自1994年黨(dang) 中央提出“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方針以來,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中央國家機關(guan) 、有關(guan) 省市、中央企業(ye) 已先後選派9批次9682名幹部赴藏工作,支援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項目6330個(ge) ,總投資527億(yi) 元。
從(cong) 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的頭一個(ge) 十年間,中央先後召開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製定和實施了一係列特殊優(you) 惠扶持政策,為(wei) 西藏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穩定注入強大動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後召開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的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為(wei) 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央支持,全國支援,西藏各族人民艱苦奮鬥,和平解放以來,西藏的發展成為(wei) 西藏地方千年曆史中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
——2020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1902.74億(yi) 元,較2011年增長2.1倍。而1951年西藏生產(chan) 總值僅(jin) 為(wei) 1.29億(yi) 元。
——2020年,西藏工業(ye) 總產(chan) 值331.15億(yi) 元,較2011年增長1.7倍。而1956年西藏工業(ye) 總產(chan) 值僅(jin) 為(wei) 140萬(wan) 元。
——2020年,西藏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233.53億(yi) 元,糧食總產(chan) 量達103.96萬(wan) 噸;建設農(nong) 村電商服務網點776處,實現所有縣區農(nong) 村電商全覆蓋。
——2020年,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56元、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745.78億(yi) 元,較2011年增長1.8倍;市場主體(ti) 達到36.3萬(wan) 戶;“十三五”時期接待遊客1.6億(yi) 人次,旅遊總收入2100多億(yi) 元。
近年來,西藏持續推進興(xing) 邊富民行動,加快邊境地區發展,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高標準建設600多個(ge) 邊境小康村,加快補齊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促進邊境地區繁榮穩定、和諧安寧。
山南市錯那縣勒鄉(xiang) 勒村村民普次,2019年搬進180多平方米的新房,不僅(jin) 住得寬敞,還經營民宿。他說:“黨(dang) 的政策好,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cong) “當牛做馬”到“當家做主”,人的全麵發展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無限活力
今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拉薩市城關(guan) 區納金街道塔瑪村黨(dang) 委第一書(shu) 記格桑卓嘎又一次來到北京,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
自2008年以來,這位農(nong) 奴的女兒(er) 已連續擔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這些年我所提的建議,件件都有回應,有些建議還推動了一些問題的解決(jue) 。”而她的父母曾是微如螻蟻的農(nong) 奴。
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研究員勵軒說:“和平解放以來,人的全麵發展是西藏最偉(wei) 大的曆史成就。”
初夏時節,山南市乃東(dong) 區頗章鄉(xiang) 哈魯崗村的村民在田間地頭忙碌,田間傳(chuan) 來悠揚的勞動號子聲。
然而,舊社會(hui) 這裏被人稱為(wei) “乞丐村”,村民生活窮困潦倒。
2016年底,哈魯崗村宣布脫貧,適齡兒(er) 童入學率達100%,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集體(ti) 經濟帶動就業(ye) 創收效應愈加明顯,2020年村民年人均純收入1.4萬(wan) 餘(yu) 元。
截至2019年底,西藏74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目前已貧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一萬(wan) 元。
——和平解放初期,西藏人均期望壽命35.5歲,如今這一數字變成71.1歲;到2020年衛生機構數1661個(ge) ,床位數18942個(ge) ,衛生技術人員22629人。
——舊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yi) 上的學校,適齡兒(er) 童入學率不到2%,青壯年文盲率高達95%。到2020年,西藏普通高等教育院校7所,中等職業(ye) 學校12所,中學143所,小學827所,幼兒(er) 園2199所,小學學齡兒(er) 童入學率達99.93%。“三包”政策已讓西藏近900萬(wan) 人次學生受益,政府累計投入資金200多億(yi) 元。
——2020年西藏城鎮登記失業(ye) 率控製在4%以內(nei) ,城鎮累計新增就業(ye) 26.7萬(wan) 人,實現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61萬(wan) 人,實現收入47.1億(yi) 元。
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也依靠人民。
舊西藏的“法典”把人分為(wei) 三等九級,一出生就決(jue) 定了終身的命運。今天的西藏,人人平等,都能通過奮鬥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
2000年,12歲的德慶玉珍第一次坐飛機離開拉薩,到上海求學,又考入北京大學,再到出國留學、工作,如今回到拉薩創業(ye) ,經營一家有10名全職員工的教育機構。
30歲的藏族姑娘紮西拉姆是一名“網紅”。在視頻社交平台上,她的“西藏拉姆”賬號總粉絲(si) 數超過300萬(wan) 。通過網絡,她分享自己在家鄉(xiang) 的日常生活,也直播帶貨,幫村裏鄉(xiang) 親(qin) 們(men) 售賣酥油等土特產(chan) 。
如今,西藏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中,女性在校生比例均保持在50%以上。
“如今的西藏,發展基礎之實前所未有,發展機遇之好前所未有,發展後勁之足前所未有。”西藏自治區主席齊紮拉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