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cong) 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70年來,科技事業(ye) 取得跨越式發展。2020年,科技進步對西藏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5.6%,對農(nong) 牧業(ye) 發展貢獻率達到55.9%。
當日,“百年偉(wei) 業(ye) 看西藏”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的首場發布會(hui) 在拉薩舉(ju) 行。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赤來旺傑介紹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科技事業(ye) 發展成就和“十四五”開局起步情況。
赤來旺傑表示,70年來,西藏科研體(ti) 係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全區已初步構建了涉及農(nong) 牧業(ye) 、生態、交通、醫藥衛生、能源、水利、林業(ye) 、氣象、信息等多學科、多領域的科研體(ti) 係,各類科研機構已發展至33家;建成省部共建青稞和犛牛種質資源與(yu) 遺傳(chuan) 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37家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稞育種、高寒高海拔牧草種質資源改良與(yu) 利用、高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等研究領域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
他稱,70年來,西藏創新環境不斷優(you) 化,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西藏初步形成了由首席科學家、學科帶頭人、科研骨幹組成的科研隊伍。截至2018年,從(cong) 事青藏高原科學研究,湧現出了63位兩(liang) 院院士。十八大以來,全區研究與(yu) 試驗發展人員達到2618人。
赤來旺傑介紹,70年來,西藏創新主體(ti) 不斷發展,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西藏已建成1個(ge) 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4個(ge) 國家級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2個(ge) 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1個(ge) 國家創新型縣(市)、2個(ge) 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3個(ge) 自治區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
他表示,70年來,援藏內(nei) 涵不斷拓展,科技合作交流不斷深化。“十三五”以來,科技部支持西藏科技事業(ye) 發展項目118項、經費5.12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各對口援藏省市和全國科技係統共落實對口援藏科技項目104項,資金6399萬(wan) 元。
此外,70年來,西藏科學普及不斷深入,全民科學素養(yang) 不斷提高。赤來旺傑介紹,“科普援藏”、科技活動周、“科技列車西藏行”、科技下鄉(xiang) 等係列科普活動深入開展,40多種雙語科普讀物出版發行,形成了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ye) 共同推動西藏科技創新和科學技術普及的工作機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