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啊閃銀光,雅魯藏布江翻波浪,驅散烏(wu) 雲(yun) 見太陽,革命道路多寬廣……”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各族人民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一個(ge) 經濟文化繁榮、社會(hui) 全麵進步、生態環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展現在世人麵前。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為(wei) 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布局,指引西藏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告別貧困 樂(le) 享小康
拿起掃帚,穿上製服,曾經以放牧務農(nong) 為(wei) 生的歐珠如今已經成為(wei) 拉薩市柳梧新區的一名市政工人。歐珠的家鄉(xiang) 在昌都市三岩片區,位於(yu) 橫斷山脈腹地,山高險峻、交通閉塞、貧困落後。2018年,三岩片區開始實施跨地市易地扶貧搬遷,歐珠於(yu) 當年9月搬遷到拉薩市柳梧新區。歐珠說:“房子是由黨(dang) 委政府免費提供的,家裏還添置了全套藏式家具,各式家電也一應俱全。柳梧新區還開設了一係列夜校課程,讓我們(men) 學習(xi) 掌握了很多就業(ye) 技能,更好地適應新生活。”
雪山沃土,果蔬飄香。在山南市貢嘎縣的森布日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點,搬遷出來的牧民群眾(zhong) 正在近千畝(mu) 的蘋果園和溫室大棚裏辛勤勞作。在森布日,有關(guan) 部門還支持建設了服裝加工、工程機械等產(chan) 業(ye) 項目,確保搬遷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由於(yu) 曆史、自然等原因,西藏曾經是全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經過多年不懈奮鬥,到2019年底,西藏74個(ge) 貧困縣區實現摘帽,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cong) 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
告別千年貧困,走進小康生活。如今,西藏每年都把本級財政收入的七成以上用於(yu) 保障和改善民生,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百業(ye) 興(xing) 旺 跨越發展
“以往要趕一天的路,現在坐上火車,兩(liang) 三個(ge) 小時就到了。”玉日是那曲市安多縣措瑪鄉(xiang) 一村的村主任,經常往返於(yu) 安多縣和那曲、拉薩之間,火車是他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結束了西藏不通鐵路的曆史。今年6月30日,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將開通運營,我國自主研發的複興(xing) 號高原內(nei) 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也將開進西藏。
“市場上有了新商品,我們(men) 很快也能買(mai) 到。”玉日說。截至2020年12月,青藏鐵路累計運送進出藏貨物6465.9萬(wan) 噸,運送進出藏旅客2870.9萬(wan) 人。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確定了中央支持西藏的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製定了惠及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西藏發展進入了曆史最好時期。
行進在拉薩至日喀則的高速公路建設現場,道路兩(liang) 旁的風景格外壯闊雄美。全長166.98公裏的拉日高速公路全線實現貫通後,兩(liang) 地之間的車程將由近6小時縮短至3小時之內(nei) 。
“西藏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交通必須先行。”西藏交通廳廳長達娃歐珠說,“十三五”期間,全區公路通車裏程達到11.88萬(wan) 公裏,創造了年均增長8100公裏的高原奇跡。
和鐵路、公路一同建起的還有“電力天路”。繼青藏電力聯網、川藏電力聯網、藏中電力聯網3條“電力天路”之後,2020年12月,阿裏聯網工程投運,沿線16個(ge) 縣38萬(wan) 農(nong) 牧民用上了安全可靠的國網電。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吸引了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產(chan) 業(ye) 落戶西藏。“清潔低硫的空氣可以自然降溫,加上低廉的電價(jia) ,這些都是在高原發展大數據產(chan) 業(ye) 的天然優(you) 勢。”西藏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蔣寧說,他們(men) 的雲(yun) 計算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118億(yi) 元,可容納7萬(wan) 個(ge) 機櫃,建成後年營業(ye) 收入將達百億(yi) 元。
民族團結 攜手奮進
“民族團結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生活在尼洋河畔巴吉村的格桑旺久說,年輕時他就牽頭組織車隊跑運輸,是村裏致富帶頭人。
近年來,巴吉村大力興(xing) 辦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先後成立汽車運輸隊、種植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建材市場和物流產(chan) 業(ye) 園。各族員工參與(yu) 經營管理,產(chan) 業(ye) 發展快,也增進了民族團結。
近年來,西藏著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0年5月1日,《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正式實施。41家單位被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8家單位被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日喀則市等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如今,走進拉薩市俄傑塘社區,街道幹淨整潔,商鋪生意興(xing) 隆,社區治理井然有序,藏、漢、回等各族群眾(zhong) 親(qin) 如一家。每年春節和藏曆新年,各族群眾(zhong) 都會(hui) 歡聚一堂,一起慶祝。
聲調起伏,語音鏗鏘,唱至高潮處,小劇場裏的群眾(zhong) 放下手裏的酥油茶,目不轉睛地盯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格薩爾說唱藝人巴嘎的表演。
《格薩爾》史詩於(yu) 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近年來,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格薩爾研究室等單位建立《格薩爾》文化資源數據庫,用數字化技術保護和展示格薩爾文化;出版1.3億(yi) 字、300卷的《〈格薩爾王傳(chuan) 〉大全》藏文版,成為(wei) 向世界講好中華文化傳(chuan) 承故事、講好中國民族團結故事的母本;培養(yang) 年輕格薩爾說唱藝人,用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方式讓格薩爾走進千家萬(wan) 戶,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滋潤人心。
奮鬥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將以更加昂揚的鬥誌、更加紮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ju) 措,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西藏發展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