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波密縣大棚靈芝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圖為(wei) 西藏波密縣傾(qing) 多鎮種植的白肉靈芝,長勢良好。江飛波 攝
“我們(men) 傾(qing) 多鎮氣候相對較好,周邊林下資源豐(feng) 富。2016年,我們(men) 開始實驗種植木耳、猴頭菇、靈芝等,後來發現靈芝的技術成熟,也適合我們(men) 這裏的氣候。”近日,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傾(qing) 多鎮副鎮長朱晨晨向中新網記者介紹,如今靈芝已成為(wei) 該鎮的特色種植產(chan) 業(ye) ,帶動當地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
西藏波密縣農(nong) 牧民在大棚種植靈芝菌袋。江飛波 攝
在傾(qing) 多鎮聯村共建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記者看到,一排排溫室大棚已初具規模,部分大棚內(nei) 的白肉靈芝開始長出菌蓋。而不遠處,工程車輛正在平整土地,幾位務工人員在新建成的大棚內(nei) 勞作,將靈芝菌袋種在土壟中。
圖為(wei) 西藏林芝當地農(nong) 牧民在大棚內(nei) 勞作。江飛波 攝
“這些剛冒頭的靈芝到年底便可以收獲,去年我們(men) 收獲靈芝幹貨4200斤,產(chan) 值約21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朱晨晨說,2019年、2020年,園區分別為(wei) 該鎮巴康村、達龍村等7個(ge) 村分紅10萬(wan) 元、21萬(wan) 元,2020年雇傭(yong) 當地農(nong) 牧民2100人次,累計帶動增收42萬(wan) 餘(yu) 元。
圖為(wei) 航拍波密縣傾(qing) 多鎮聯村共建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的靈芝大棚。江飛波 攝
正在大棚內(nei) 鬆土的措姆介紹,自己是附近的農(nong) 牧民,根據熟練程度,她們(men) 每天的務工費從(cong) 180元到200多元不等。“園區還負責一頓午飯,也不影響自家的農(nong) 活,有空就來。”措姆說。
朱晨晨介紹,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目前建有149座溫室大棚,根據目前的規模,預計2021年園區將為(wei) 全鎮13個(ge) 村分紅35萬(wan) 元,同時帶動當地3500人次農(nong) 牧民務工增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產業振興背後的援藏力量
初夏時節,走進西藏江平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草莓現代化大棚,一排排栽培盆裏綠意盎然,不少綠色草莓苗上還點綴著黃色的小花。[詳細] -
西藏米林縣米林鎮熱嘎村亞登:巾幗不讓須眉 創業致富有為
珞巴族的亞登,生於1965年6月,是林芝市米林縣米林鎮熱嘎村一位平凡而普通的農村婦女。幾十年來,亞登秉承著農村婦女精明能幹和開拓進取的精神,為她生活的這方熱土不斷奉獻著自己的力量。[詳細] -
青春的模樣·奉獻 | 紮根高原 讓鄉村振興的種子落地生根
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子弟兵也展示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武警西藏總隊林芝支隊扶貧幹部東主才朗就經常說:“群眾幸福的微笑,是我最大的動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