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藏戲司鼓師紮西旺傑:一鼓一鈸成就藝術人生

發布時間: 2021-06-09 08:53: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藏戲司鼓師紮西旺傑:一鼓一鈸成就藝術人生
圖為(wei) 紮西旺傑正在進行藏戲鼓鈸演奏。受訪者供圖

  鼓與(yu) 鈸是兩(liang) 種尋常的打擊樂(le) 器,但在傳(chuan) 統藏戲表演中,僅(jin) 有一鼓一鈸伴奏,舞台節奏、氣氛渲染全靠它們(men) 掌控。演員在鼓鈸聲中轉變情緒、劇情在鼓鈸聲中起伏。

  “舞台上,不同的角色出場有不同的鼓點,演員演繹的一招一式都要與(yu) 鼓鈸點節拍相合。”西藏自治區藏劇團的紮西旺傑擔任司鼓師至今已有38年,清脆利落、疾徐有序的鼓點中濃縮著他對藏戲藝術的熱愛。

  1983年,紮西旺傑在一次藏戲巡演中偶然接觸到了鼓鈸演奏,從(cong) 而燃起興(xing) 趣。巡演結束回到拉薩後,他拜藏戲藝術家降村為(wei) 師,開始係統學習(xi) 藏戲司鼓藝術。


圖為(wei) 紮西旺傑與(yu) 大家一道製作藏戲鼓。冉文娟 攝

  求學時光辛苦而充實。每天早上他前往老師家中,從(cong) 藏戲曆史、藏戲鼓的特點、藏戲人物角色和鼓點的節奏等理論開始學起,隨後,他以書(shu) 本模擬鼓麵,練習(xi) 藏戲鼓的敲擊技藝,逐漸掌握節奏和技巧。為(wei) 了讓自己更快掌握技藝,紮西旺傑白天學習(xi) 、排練,晚上就獨自在排練場練習(xi) 到深夜。日積月累,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技藝也一天天純熟。

  藏戲表演時,司鼓師往往需要最先上場最後離開,有時一場戲要不間斷演奏數小時,一天要演好幾場。但紮西旺傑卻並不覺得累。“因為(wei) 我熱愛藏戲鼓表演,全身心投入進去了,一場演出下來覺得身心舒坦。”

  藏戲曆史悠久,分為(wei) 多個(ge) 流派。在多年的藝術探索中,紮西旺傑博采眾(zhong) 長,從(cong) 不同藏戲流派的鼓鈸演奏中汲取靈感,並運用到自己的表演中。國粹京劇也是他獲取靈感的方式之一,他將一些適合藏戲唱腔的京劇鼓點吸收進來,融入藏戲鼓演奏中,演出效果廣受好評。

  多年的耕耘讓紮西旺傑迎來藝術上的豐(feng) 收。他曾擔任改編傳(chuan) 統藏戲《卓娃桑姆》劇司鼓,該劇榮獲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擔任《朗薩雯波》劇司鼓,該劇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獎”和電視“飛天獎”;擔任改編傳(chuan) 統藏戲《文成公主》劇司鼓,該劇榮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劇目金獎”和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獎”……其精湛的藏戲鼓鈸表演受到觀眾(zhong) 的廣泛稱讚。

  盡管紮西旺傑已經退休,但他並沒有閑下來。現在,他將自己主要的精力放在培養(yang) 年輕人上。


圖為(wei) 正在製作中的藏戲鼓。冉文娟 攝

  “藏戲發展很受重視,很多民間的藏戲團也很活躍,許多年輕人也非常喜歡藏戲。”紮西旺傑說,自己最大的願望是把藏戲鼓鈸演奏技藝傳(chuan) 承下去,讓藏族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發揚光大。

  為(wei) 此,他收了很多徒弟,這其中上班族、在校學生都有,“隻要是有人喜歡,我就願意教”。他還表示,未來他計劃將鼓鈸的節奏譜整理出來,再進行數字化工作,為(wei) 後來者學習(xi) 藏戲鼓鈸提供便利。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