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在這裏,民族團結之花開得如此絢爛!

發布時間: 2021-06-29 08:51: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洛紮縣中學正在上課的孩子們(men) 。唐斌 攝

  傍晚,在譽為(wei) “千碉之鄉(xiang) ”的邊巴鄉(xiang) ,色珍挽著周金生的手走過一座座古碉樓。這些古碉樓,或險踞懸崖上,或隱藏於(yu) 山穀中,或屹立在青稞田間,默默見證著他們(men) 倆(lia) 的幸福。

  周金生大學剛畢業(ye) 就被分配到了洛紮縣工作。在這裏,他收獲了事業(ye) ,也收獲了愛情。2007年周金生和色珍相識、相戀,並於(yu) 次年結為(wei) 連理夫妻,成就了洛紮縣又一個(ge) 民族團結的故事。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洛紮縣以不同的載體(ti) 、不同的方式在各領域紮紮實實的開展民族團結工作,湧現出大量民族團結感人事跡。從(cong) 民族通婚家庭和睦美滿的生活到不同民族之間交朋友和諧共處團結互助,藏族、漢族、門巴族、納西族等8個(ge) 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用心譜寫(xie) 著一首首民族團結、民族融合的讚歌。

  有愛,哪裏都是家鄉(xiang)

  “爸爸媽媽,最近還好嗎?要好好照顧身體(ti) 啊……”“都好著呢,你們(men) 倆(lia) 也多注意身體(ti) 。”5月的一天,忙碌了一天的達瓦卓嘎撥通了東(dong) 國璽父母的電話。雖然和東(dong) 國璽結婚以來隻回青海看過一次公公和婆婆,但達瓦卓嘎一直惦記著他們(men) ,每周都要打三、四次電話。

  達瓦卓嘎的丈夫東(dong) 國璽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的漢族人。青藏鐵路通車後,東(dong) 國璽來到山南市洛紮縣打工。在這裏,東(dong) 國璽認識了在同一個(ge) 工地打工的達瓦卓嘎。

  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東(dong) 國璽喜歡上達瓦卓嘎的熱情善良,達瓦卓嘎喜歡上了東(dong) 國璽的踏實勤奮,兩(liang) 個(ge) 年輕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婚後,為(wei) 了融入當地,照顧家人,在達瓦卓嘎的幫助下,東(dong) 國璽學會(hui) 了藏語。語言通了,生活習(xi) 慣了,日子越過越融洽。

  孩子出生後,東(dong) 國璽把戶口從(cong) 青海遷到洛紮縣,成了一名洛紮人。“我以前是青海人,現在是洛紮人”,東(dong) 國璽說,“家在哪裏,哪裏就是家鄉(xiang) 。”

  吉堆社區村民對這個(ge) 外來的女婿也是很喜歡。“村裏誰家有事,都愛找他幫忙。村裏組織村民外出打工時,也會(hui) 優(you) 先安排我們(men) 倆(lia) ”,達瓦卓嘎笑著說。

  采訪時,夫妻倆(lia) 抱著孩子坐在一起接受采訪。瓜果、糕點、糖果……擺滿了茶幾,庭院裏打掃得幹幹淨淨。

  在洛紮縣,東(dong) 國璽和達瓦卓嘎相親(qin) 相愛,恩愛如初的故事家喻戶曉。現在,像東(dong) 國璽和達瓦卓嘎的民族通婚家庭縣裏共有120對。

  學普通話 搭“連心橋”

  一次和施工隊打交道的經曆,讓久美次旺意識到讓村民學好普通話的重要性。

  海拔4350米的傑羅布村位於(yu) 中不邊境,每年11月到次年四月,都處於(yu) 大雪封山狀態。2018底年,參加工作僅(jin) 三年的久美次旺,主動申請到拉郊鄉(xiang) 傑羅布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

  一次,在開展入戶走訪工作時,村民向他反映村底邊搬遷項目施工隊工人缺少禦寒的衣物。村民看在眼裏,但因為(wei) 不會(hui) 說普通話,不好提供幫助;工人們(men) 也不好意思開口尋求幫助,因此,施工隊裏生病感冒的人多了起來。

  了解情況後,久美次旺馬上召開村委會(hui) ,一是號召村民給工人借禦寒衣物,二是通過這件事宣傳(chuan) 學說普通話的重要性。

  一說學普通話,村民們(men) 舉(ju) 雙手讚成。盡管地處邊境,交通閉塞,但村民們(men) 渴望能走出大山,去看外麵的世界。“學會(hui) 普通話,走遍中國也不怕”,村民次仁羅布笑著說。

  看到村民學普通話的熱情這麽(me) 高,久美次旺采取“普通話+藏語”模式,為(wei) 村幹部和村民開設“雙語”學習(xi) 班。他先用普通話朗讀一些生活常用語,然後用藏語進行解說,再讓村民一字一句跟讀。

  為(wei) 了提升普通話學習(xi) 的實際應用水平,隻要有空,久美次旺就帶著村民找工人聊天。從(cong) 開始的不會(hui) 說到能說一點,漸漸地,村民們(men) 學習(xi) 普通話的勁頭越來越足了。

  “學好普通話,才能見新世麵。”村委會(hui) 副主任達娃央宗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她為(wei) 了學好普通話,還和施工隊的工人江姐成了朋友。

  久美次旺結束駐村工作時,村民大多已經掌握生活常用語,能用普通話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工人也能聽懂一些藏語了。

  語言慢慢相通,彼此的心越來越近了,交流也多了起來。去年國慶,村裏組織村民舉(ju) 行升國旗儀(yi) 式。得知消息的工人全部自發來到村委會(hui) 大院參加升國旗儀(yi) 式。

  一個(ge) 約定見情誼

  從(cong) 1993年起就一直在洛紮縣中學工作的索朗達瓦現在是校黨(dang) 委書(shu) 記。他對學校的曆史如數家珍,但讓他感到最自豪地各族老師團結一心,傾(qing) 心邊疆教育事業(ye) 的初心不變。

  洛紮縣中學現有53名教師中,有12位漢族老師和一位土家族老師。2011年,為(wei) 宣傳(chuan) 民族團結,學校組織成立了校文藝演出隊,利用寒假時間到洛紮縣下轄鄉(xiang) 鎮演出。文藝隊將黨(dang) 的方針政策、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等內(nei) 容融入相聲、小品、歌舞中的演出形式,受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熱烈歡迎。

  由於(yu) 演出時間都是在每年的寒假期間,考慮到漢族和土家族老師離家遠,索朗達瓦和學校副書(shu) 記阿旺年紮主動承擔起帶隊下鄉(xiang) 演出的任務。索朗達瓦說,“讓這些同誌利用寒假時間安安心心回家探親(qin) ,已經成為(wei) 藏族老師的一個(ge) 約定”。

  2003年,關(guan) 甜大學畢業(ye) 後來到洛紮,到洛紮縣中學任教。語言不通、飲食與(yu) 氣候不適應,這並沒有讓關(guan) 甜心生退意,“學校友好的氛圍和藏族師生的淳樸善良,讓我的心中時時會(hui) 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我要在這裏紮下根來。”

  有一天,關(guan) 甜膽結石發作,腹痛難忍,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幸好達珍和邊珍兩(liang) 位藏族老師前來串門,發現關(guan) 甜的臉色不對,執意要送她去醫院。關(guan) 甜婉拒後,達珍和邊珍一個(ge) 上街買(mai) 菜,一個(ge) 在家熬稀飯,一直照顧到她的病情好轉。

  “這件事,還是我剛到學校是發生的”,盡管事情已經過去很久,關(guan) 甜談起這事,還是難掩心中的感激之情,“很感動,但不知道怎麽(me) 來表達自己的感動,隻好在教學中體(ti) 現了。”

  事成於(yu) 和睦,力生於(yu) 團結。在洛紮縣,這樣的民族團結故事還有很多。從(cong) 家庭到社區,從(cong) 學校都寺廟,從(cong) 鄉(xiang) 鎮到機關(guan) ,洛紮縣的各個(ge) 角落隨處都有各民族相親(qin) 相愛如一家人,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感人故事在發生,一首和諧、發展、繁榮、奮進的團結樂(le) 章在洛紮大地全麵奏響。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