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初心印記丨穿越“生命禁區”的車票

發布時間: 2021-07-13 09:28:00 來源: 央視網

  這是一片遙遠、神秘、聖潔的土地。

  南有喜馬拉雅山,北有昆侖(lun) 山,東(dong) 麵是崇山深壑的橫斷山脈。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最高、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大多超過3500米。冰峰雪山、戈壁荒漠、長年凍土、高寒缺氧,諸多問題使得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成為(wei) 令人膽寒的“天路”。

  1300多年前,年輕的文成公主帶著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和大量種子、農(nong) 具、織物以及詩文、醫藥等方麵書(shu) 籍,從(cong) 今天的西安來到拉薩,走了近3年。

  1300多年後,從(cong) 2006年7月1日開始,買(mai) 一張車票,坐上巨龍般的火車,穿越昆侖(lun) 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從(cong) 北京到拉薩隻要不到2天時間。

  一條鐵路,穿越曆史和未來;一張車票,寄托了夢想與(yu) 期待。這條承載著中華民族百年夢想的鐵路,是幾代人青春和汗水的接力。

  “到了昆侖(lun) 山,如到鬼門關(guan) ;到了西大灘,兩(liang) 眼淚不幹;到了五道渠,哭爹又喊娘;到了唐古拉,死神把手抓。”麵對惡劣的高原環境,青藏鐵路格拉段建設之初,十幾萬(wan) 人請纓上陣,許多同誌咬破手指寫(xie) 下血書(shu) 請戰,父送子、妻送郎、子承父誌作貢獻、夫妻雙雙上青藏。

  多年凍土、生態脆弱、高寒缺氧,這是擋在修路工人前麵的三大世界性高原鐵路難題。

  為(wei) 獲得詳細嚴(yan) 謹的科學數據,科研人員幾十年矢誌不渝觀察凍土;為(wei) 設計出最佳線路走向,勘測設計人員數十次往返無人區經受生死考驗;為(wei) 不給工程留下任何遺憾,監理人員鐵麵無私嚴(yan) 格把關(guan) ;為(wei) 創造和保持高原病“零死亡”紀錄,醫務工作者在“生命禁區”創造了奇跡;為(wei) 保證工程優(you) 質安全,建設管理人員兢兢業(ye) 業(ye) 、恪盡職守……

  環境的艱苦決(jue) 定了精神的高度。在長達五年的建設過程中,十萬(wan) 築路大軍(jun) 在雪域高原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鍛造出“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破解了一個(ge) 又一個(ge) 世界難題,創造出一個(ge) 又一個(ge) 人間奇跡。

  青藏鐵路曾被外媒評價(jia) 為(wei) “有史以來最困難的鐵路工程項目”,它的成功修建結束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曆史,無疑是我國工程科技建設方麵的巨大成就。一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認識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推動作用。在浙江工作時,他就曾親(qin) 曆了全長36公裏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修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鳳凰展翅”、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港珠澳大橋主體(ti) 工程全線貫通、複興(xing) 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華夏大地,一大批“大國工程”璀璨奪目。

  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hui) 上的主旨演講中,總書(shu) 記點讚一大批重大工程,“大幅度提升了中國的基礎工業(ye) 、製造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等領域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其中,就提到了青藏鐵路。

  同年,交通運輸部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西藏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若幹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大對西藏交通運輸跨越式發展的支持力度,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藏族人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交通運輸保障。

  2015年6月,繼青藏鐵路之後,我國又一條高原鐵路——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開工建設,沿線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複雜、生態環境脆弱,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

  2020年11月,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總書(shu) 記作重要指示時提及青藏鐵路精神,他囑托廣大鐵路建設者要發揚“兩(liang) 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巍巍喜馬拉雅,見證精神不倒;皚皚雪山綿延,托起巨龍飛騰。這是希望的呼喚,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人民開始新跨越的鏗鏘足音。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