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孜區境內(nei) 長勢喜人的冬小麥。記者 裴聰 格桑倫(lun) 珠 攝
一項項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規劃振奮人心,一個(ge) 個(ge) 涉農(nong) 項目加速推進,一座座美麗(li) 鄉(xiang) 村煥發新顏……行走在拉薩大地萬(wan) 頃沃野,到處激蕩著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的澎湃春潮,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無公害蔬菜新鮮嬌嫩,標準化現代養(yang) 殖基地裏的奶牛膘肥體(ti) 壯,集觀光、農(nong) 事體(ti) 驗、娛樂(le) 、度假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現代休閑觀光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內(nei) 吸引著遊客前來體(ti) 驗。
五年來,隨著一項項惠農(nong) 政策的實施,農(nong) 牧業(ye) 投入大幅增加,科技推廣力度持續加強,農(nong) 牧產(chan) 品質量安全和農(nong) 業(ye) 品牌建設深入推進,拉薩大地逐步呈現出農(nong) 牧業(ye) 不斷發展壯大、農(nong) 牧業(ye) 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喜人局麵。
種植養(yang) 殖規模穩步擴大——
農(nong) 牧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邁上新台階
盛夏季節,蔬果飄香。在達孜區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裏,圓滾滾的西瓜長勢喜人,一串串辣椒掛滿枝頭,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正忙著為(wei) 生長期的茄子去芽、去老葉。近年來,達孜區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結合拉薩市“菜籃子”工程,不斷延伸主導產(chan) 業(ye) 鏈條,逐步形成了現代特色農(nong) 業(ye) ,2021年上半年產(chan) 值達到3000萬(wan) 元左右,解決(jue) 長期就業(ye) 70餘(yu) 人,解決(jue) 勞務輸出7000餘(yu) 人次,平均每人每月發放工資4800元。這是拉薩市農(nong) 牧業(ye) 發展提質增效的一個(ge) 縮影。
近年來,拉薩市種植養(yang) 殖規模穩步擴大,農(nong) 牧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邁上新台階。全市總播麵積達到70.12萬(wan) 畝(mu) ,較“十二五”末增長10%;糧食種植麵積年均保持在41萬(wan) 畝(mu) 以上、產(chan) 量保持在15萬(wan) 噸左右;蔬菜種植麵積保持在7.5萬(wan) 畝(mu) 以上、產(chan) 量提高到27.5萬(wan) 噸,“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5.05%。高標準農(nong) 田累計建設55.11萬(wan) 畝(mu) ,有效推進“藏糧於(yu) 地”。“藏青2000”“喜瑪拉22號”“冬青18號”“藏青320”等主推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0%,年均實施測土配方麵積達28萬(wan) 畝(mu) ,紮實推進“藏糧於(yu) 技”。
以當雄縣、達孜區、林周縣、墨竹工卡縣、尼木縣5縣(區)為(wei) 主開展犛牛規模化集中養(yang) 殖,出欄犛牛數從(cong) 2017年的6127頭增加到2020年1.82萬(wan) 頭;肉類總產(chan) 量達到4.6萬(wan) 噸。紮實推進奶牛“萬(wan) 百十”建設工程,累計創建奶牛示範戶1萬(wan) 戶,建設標準化養(yang) 殖場55個(ge) ,高標準養(yang) 殖中心7個(ge) ,引進優(you) 質荷斯坦牛和娟姍牛9144頭,現有奶牛存欄9萬(wan) 頭,奶產(chan) 量達到14.2萬(wan) 噸。畜牧業(ye) 良種覆蓋率達到38%,較“十二五”增長9個(ge) 百分點。
現代化經營初具規模——
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達到新水平
墨竹工卡縣具有悠久的小油菜種植曆史。2020年全縣種植小油菜2.96萬(wan) 畝(mu) ,實現總產(chan) 近500萬(wan) 斤,2021年種植小油菜3萬(wan) 畝(mu) 。2020年區內(nei) 外銷售成品油110噸,銷售額661.4萬(wan) 元。特色產(chan) 業(ye) 的做優(you) 做強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近年來,拉薩市開工建設涉農(nong) 領域項目250餘(yu) 個(ge) ,主要包括易地扶貧搬遷、農(nong) 田水利、設施農(nong) 業(ye) 、造林綠化等,項目總投資139.3億(yi) 元,完成涉農(nong) 項目154個(ge) 。投資100.5億(yi) 元,累計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485個(ge) ,完成444個(ge) ,已投產(chan) 運營並發揮經濟效益的項目有340個(ge) ,帶動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分紅、就業(ye) 3.6萬(wan) 餘(yu) 人,增收1.38億(yi) 元。
據統計,目前,全市國家級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示範社達到8家、自治區級達到15家、市級達到103家,全麵覆蓋了農(nong) 牧業(ye) 種植養(yang) 殖生產(chan) 及加工、農(nong) 機服務、民族手工藝、建築運輸等各領域。國家級龍頭企業(ye) 達到8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ye) 達到7家、市級龍頭企業(ye) 達到43家;累計發展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9個(ge) ,評選出市級家庭農(nong) (牧)場60家;市級現代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園達到4家,其中,城關(guan) 區智昭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被評為(wei) 國家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當雄縣犛牛產(chan) 業(ye) 園被評為(wei) 自治區級現代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園。
五年來,全市農(nong) 田灌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達4.02億(yi) 元,較“十二五”末增長21.68%,新增改善灌溉麵積23.05萬(wan) 畝(mu) 、節水灌溉麵積1.51萬(wan) 畝(mu) 、草場灌溉麵積2.1萬(wan) 畝(mu) 。
持續打造“拉薩淨土健康”區域公用品牌,市縣淨土公司以設立實體(ti) 店、簽約經銷商、開設網店等形式,不斷構建“線下”“線上”淨土健康產(chan) 品銷售網,市場開拓能力不斷增強,品牌知名度逐步提高。完成藏雞、藏香、拉薩好水、奶牛養(yang) 殖、藜米、藏毯等6大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建設。“鑫賽瓜果”“斯布犛牛”“雪域白雞”“彭波半細毛羊”“朗孜糌粑”等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影響力初步顯現。
農(nong) 業(ye) 機械化進程加快——
農(nong) 牧業(ye) 技術裝備水平有了新提升
為(wei) 了進一步推動農(nong) 業(ye) 種植集中化、規模化發展,近年來,林周縣耕、種、播、收全程實現了機械化作業(ye) ,其中,曲嘎強村2018年成立了羅瑪倉(cang) 農(nong) 機合作社,合作社投資近1000萬(wan) 元購買(mai) 了100多台機械,村民也嚐到了全程機械化作業(ye) 的紅利。
截至2020年底,全市農(nong) 機總動力達到111萬(wan) 千瓦,較“十二五”末增加55.5萬(wan) 千瓦,農(nong) 機裝備總量達10.32萬(wan) 台(套)。完成機耕麵積52.81萬(wan) 畝(mu) 、機播麵積49.77萬(wan) 畝(mu) 、機收麵積44.83萬(wan) 畝(mu) ,三項作業(ye) 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2%,較“十二五”末增長5個(ge) 百分點。全市農(nong) 機合作社數量達到31個(ge) ,年服務作業(ye) 麵積達27萬(wan) 畝(mu) 。
2018年,拉薩在全區率先推廣農(nong) 機加油一卡通工作,在全市6縣4區和233個(ge) 行政村安裝完成農(nong) 機加油一卡通軟件係統,在65個(ge) 加油站點安裝完成加油係統軟件,並於(yu) 2018年7月正式上線運行,有效解決(jue)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農(nong) 機加油難、加油手續繁瑣的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