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消費,在高原持續“升級”

發布時間: 2021-07-22 08:54:00 來源: 經濟日報

  消費是一個(ge) 家庭的柴米油鹽,是一個(ge) 地區的人間煙火,更是中國經濟交響樂(le) 中最靈動的音符。今天,多層次、多側(ce) 麵是我國消費領域所呈現的綜合形態,消費升級、消費提質、釋放潛力是我們(men) 努力前行的方向。經濟日報推出《他們(men) 在買(mai) 什麽(me) 》專(zhuan) 欄,以一個(ge) 個(ge) 生動詳實的消費故事講述不同地區人們(men) 的“消費進行時”,展現他們(men) 的消費願景。

  “多吉大叔,你家的冰箱到了!”近日,西藏林芝市米林縣京東(dong) 家電專(zhuan) 賣店老板劉婷婷開了幾十公裏車,將一台嶄新的冰箱送到多吉的家門口。劉婷婷口中的多吉大叔名叫德慶多吉,今年60歲,住在林芝市米林縣西噶村。兩(liang) 天前,他在京東(dong) APP上購買(mai) 了一台冰箱,沒想到冰箱這麽(me) 快就送貨上門了。“以前,有些大家電要跑到市裏去買(mai) ,來回成本很高。”德慶多吉頗為(wei) 感慨。

  多吉大叔的網購經曆是西藏人民消費升級、消費習(xi) 慣改變的一個(ge) 縮影。如今,伴隨著交通的便利以及消費升級節奏的加快,琳琅滿目的商品走進“世界屋脊”,豐(feng) 富了西藏百姓的生產(chan) 生活,也讓這裏的消費市場煥發出勃勃生機與(yu) 活力。

  網購融入生活

  7月17日,家住拉薩市的德央一大早就接到了快遞小哥的電話。“我現在網購基本是選擇京東(dong) 本地倉(cang) 內(nei) 的商品購買(mai) 。早上下單,下午就能收到。比起去線下超市或商場,我更願意在網上選購。”

  在拉薩,網購儼(yan) 然成為(wei) 德央這一代年輕人新的生活方式。這種消費習(xi) 慣的變化,在京東(dong) 配送員彭雲(yun) 超看來,感觸頗深。

  每天中午11點多,他都會(hui) 騎著電動三輪車,來到拉薩市柳梧新區南苑小區開始配送商品。彭雲(yun) 超告訴記者,他在拉薩已經工作7年多,2014年的時候,京東(dong) 在拉薩還隻有一個(ge) 營業(ye) 部,整個(ge) 拉薩市一天隻有1000多單商品。而現在,僅(jin) 他所在的柳梧新區物流站一天就有2000多單。

  京東(dong) 大數據顯示,今年的“618”購物節,西藏地區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約三成。強勁的消費潛力反映出西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的京東(dong) 物流園區內(nei) ,幾十台搬運機器人“地狼”正在井然有序地工作。物流園區大件運營中心負責人任華夏告訴記者,“地狼”係統可將貨架搬運至固定的工作站以供作業(ye) 人員揀選,較人工效率提升了2倍。

  據了解,2017年5月份,京東(dong) 在拉薩的物流園區投入使用。去年12月份,該園區升級擴容為(wei) 西藏自治區公共物流倉(cang) 儲(chu) 配送中心,實現了約80%的商品本地發貨,大大提升了西藏地區商品配送的速度。

  今天的西藏,依托完備的公路、鐵路、航空等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現代服務業(ye) 整體(ti) 發展,市縣鄉(xiang) 村四級電商服務全麵推開,2020年網絡零售額累計突破200億(yi) 元。

  消費全麵升級

  衣食住行是反映一個(ge) 地區老百姓生活水平、消費能力的主要指標。

  “隨著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的全麵發展和農(nong) 牧民收入的持續增加,西藏農(nong) 牧區居民的整體(ti) 消費水平全麵提升,消費範圍不斷擴大,消費結構日趨合理,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生活質量從(cong) 基本溫飽邁進全麵小康,幸福指數大幅攀升。”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研究所副所長徐伍達告訴記者。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糌粑、牛羊肉、酥油茶等是西藏人民的主要食物來源。如今,不論是菜市場、水果店還是大超市,天南海北的商品應有盡有。

  在拉薩市百益超市南岸店,一位在附近居住的藏族大叔次仁正提著一顆榴蓮等待稱重,他說,這些水果以前連聽都沒聽說過。現在芒果、椰子、榴蓮這些熱帶水果都能買(mai) 到,家裏的孩子特別愛吃。

  當地農(nong) 牧民的穿著也越來越時尚,逐漸由過去的“一衣多季”轉變到“一季多衣”,並且開始講究穿著的款式、花色和品質,崇尚自然、休閑、舒適和時尚。

  此外,當地城鄉(xiang) 居民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不斷增多,農(nong) 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趨勢更為(wei) 明顯。移動電話、家用電腦、汽車等商品進入尋常百姓家。據統計,2020年,西藏克服疫情對消費市場的不利影響,城鄉(xiang) 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wei) 13225元,比上年增長1.5%。

  城鄉(xiang) 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了西藏地區消費結構的進一步改善,呈現出居民消費逐步向享受型和發展型消費轉變。

  收入賦能消費

  前不久發布的《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2020年西藏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56元,比上年增長10%。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比上年增長12.7%,連續18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

  富起來的西藏人民,在消費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權、選擇權。

  去年,25歲的京東(dong) 快遞小哥拉巴紮西買(mai) 了自己的第一輛小汽車,“在當快遞員之前,月收入隻有兩(liang) 三千元,汽車是我連想都不敢想的東(dong) 西。現在,我一個(ge) 月有七八千塊錢工資,通過自己努力買(mai) 上了車,心裏覺得特別滿足,也充滿了幹勁”。

  相比於(yu) 拉巴紮西的“衝(chong) 動消費”,30歲的桑吉卓瑪更願意把錢花在子女教育上。桑吉卓瑪是西藏山南市紮囊縣人,畢業(ye) 於(yu) 西藏農(nong) 牧學院。“知識改變命運,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希望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為(wei) 孩子將來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白皮書(shu) 顯示,2020年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45.78億(yi) 元,比1959年增長2192倍。

  記者在西藏多地采訪時注意到,援藏工作對於(yu) 當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以前,在西藏林芝市的許多小山村,當地農(nong) 牧民隻能靠放牧、采林下資源、種植青稞等維持生計。如今在各地援藏工作隊的幫扶以及各種產(chan) 業(ye) 扶貧措施的帶動下,農(nong) 牧民流轉了自家的土地,到附近的公司或者項目打工,一年有10多萬(wan) 元收入的農(nong) 牧民家庭不在少數。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消費意願和能力也增強了。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