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重走天路看變遷丨玉曲河畔黨旗紅

發布時間: 2021-07-26 08:47:00 來源: 新華社

   出西藏昌都市左貢縣城,沿318國道西行15公裏,便是列達村。玉曲河對岸,一棟棟藏式民居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村莊四周是翠綠的群山,家家戶戶屋頂懸掛著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村邊的開闊地上,坐落著一棟藏式二層小樓。

   這裏是2017年由廈門援建的陳列館。進入館內(nei) ,一麵手工縫製的國旗格外醒目。

   這麵1962年由9名村民手工縫製的國旗,如今成了鎮館之寶。“這麵國旗代表著我們(men) 全村人對黨(dang) 、對祖國的一片赤誠。”曾任列達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土登加永說。

   和這麵國旗一起展出的,還有500多件老物件,如酥油桶、切菜板、馬鞍、藏裝等。“大部分是西藏和平解放前,村民使用過的生產(chan) 、生活器具。我們(men) 要告訴後人,從(cong) 過去的一窮二白到今天的衣食無憂,全靠黨(dang) 的領導。”土登加永說。

   列達村現有122戶、550人。這是一個(ge) 有故事的村莊。

   81歲的仁增拉擁老人是村裏最年長者之一,身板硬朗,精神矍鑠。

   回想起70年前第一次見到解放軍(jun) 的場景,老人記憶猶新:“解放軍(jun) 穿著夏天的衣服,每人背一個(ge) 小包,從(cong) 山上下來,在我們(men) 這裏休息、燒水、吃飯。他們(men) 不吃老百姓一口糌粑,還會(hui) 給我們(men) 衣服、鞋子和罐頭。”

   隨後幾年間,一隊隊解放軍(jun) 、工作隊經過列達村,龐大的築路隊伍駐紮在這裏,開始修築康(川)藏公路。

   當年,仁增拉擁與(yu) 眾(zhong) 多出身貧寒的孩子一樣,長年為(wei) 有錢人家幹活,每天隻有一小勺炒青稞,艱難度日,“解放軍(jun) 是共產(chan) 黨(dang) 派來解救我們(men) 的,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

   1959年,聲勢浩大的民主改革運動在萬(wan) 裏高原蓬勃開展。列達村群眾(zhong) 在工作隊的領導下,推翻封建農(nong) 奴製,分牛分地,開始新生活。

   翻了身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一心向黨(dang) 。在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列達村20名村民自願承擔支前任務,徒步七八天走到察隅前線,運輸物資、彈藥,抬運重傷(shang) 員到醫院。戰鬥結束後,部隊給列達村支前人員獎勵了一麵錦旗。遺憾的是,這麵錦旗後來不慎遺失。

   為(wei) 此,9名村民(其中有7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自己動手做了一麵五星紅旗,既是彌補錦旗丟(diu) 失的缺憾,也是告誡後人,要永遠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村裏條件非常艱苦,共產(chan) 黨(dang) 員帶領群眾(zhong) 艱苦奮鬥、發展生產(chan) ,在群眾(zhong) 心中樹立起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良好形象,列達村多次被評為(wei) 先進村、“紅旗村”。

   在改革開放、跨入21世紀的曆史時期,列達村一代代共產(chan) 黨(dang) 員繼續帶領群眾(zhong) 包產(chan) 到戶、發展生產(chan) 、從(cong) 事多種經營,讓全村人的日子越過越好。

   1972年出生的羅鬆旺堆是村裏最早一批致富帶頭人。32歲時,他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年當選村委會(hui) 主任。

   他擔心自己文化水平低、幹不好,身為(wei) 老黨(dang) 員的父親(qin) 洛鬆郎加鼓勵他:“既然入了黨(dang) ,就要一心一意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不要辜負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羅鬆旺堆後來擔任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繼任者有尼瑪洛鬆、洛鬆頓珠、土登加永、珠多平措等。在他們(men) 的帶領下,列達村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組建了119人的農(nong) 牧民施工隊,建起溫室大棚,爭(zheng) 取資金修建河堤、幼兒(er) 園、村集體(ti) 辦公用房和遊客接待中心,購買(mai) 挖掘機、裝載機等機械設備用來出租,發展村集體(ti) 經濟,群眾(zhong) 收入越來越高。

   在西藏實施農(nong) 牧民安居工程時,列達村群眾(zhong) 新修、翻修或改造住房,家家戶戶蓋起兩(liang) 層樓,實行人畜分開,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近年來,隨著川藏公路不斷升級改造,由川滇入藏自駕和騎行的遊客絡繹不絕。列達村群眾(zhong) 紛紛開辦“藏家樂(le) ”,吃上了“旅遊飯”。村裏還新建了遊客接待中心。

   曾任列達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的白瑪旦增介紹,村裏陸續開辦“藏家樂(le) ”112家,擁有350張床位,累計接待遊客6000多人。2017年,列達村實現整體(ti) 脫貧摘帽。202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6925元,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列達村“兩(liang) 委”的11名黨(dang) 員,用一天時間再次製作了一麵新的國旗,並舉(ju) 行了隆重的升旗儀(yi) 式。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