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重走天路看變遷丨西藏波密:“藏王故裏”看今昔

發布時間: 2021-07-29 09:01:00 來源: 新華網

  碧藍澄澈的天空,堆瓊疊玉的雪山,如絹如練的帕隆藏布江……沿著川藏公路西行,車過然烏(wu) 湖,便來到世外桃源般的西藏林芝市波密縣。

  波密縣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dong) 段北麓,高山綿延,河流縱橫,古稱“博窩”,藏文意為(wei) 祖先,是西藏第一代藏王聶赤讚普的出生地。這裏曆史悠久,物產(chan) 豐(feng) 富,素有“中國最美冰川之鄉(xiang) ”“藏王故裏”“高原氧吧”等美譽。

  波密縣政府所在地紮木鎮,森林環抱,帕隆藏布江自東(dong) 向西穿城而過,城內(nei) 街巷縱橫,店鋪林立,車水馬龍。進入旅遊旺季,自駕車進出藏的遊客絡繹不絕。入夜,小城處處燈火璀璨,熱鬧非凡。

  因獨特的地理位置,波密儼(yan) 然是318國道上亮眼的明星城鎮。但在曆史上,這裏被雪山環抱,交通不便,一度是人們(men) 難以到達的地方。

  波密的改變,始自70年前的和平解放。1950年,西藏昌都戰役後,波密地區派人到已經解放的昌都洛隆,要求解放軍(jun) 進駐波密。1951年3月,中共波密工委成立;8月,工委書(shu) 記苗丕一率隊進駐波密,波密成為(wei) 西藏最早設立黨(dang) 的地方組織的地區之一。

  在波密縣機關(guan) 大院內(nei) ,坐落著一幢古樸典雅的紅色兩(liang) 層仿蘇式木樓,見證了波密解放初期的諸多曆史事件,被稱作“紅樓”。

  “紅樓始建於(yu) 1953年,原是康藏公路管理局四工區為(wei) 解決(jue) 職工辦公及住宿問題,就地取材修建的,後來是紮木中心縣委的辦公地點。”波密縣古鄉(xiang) 黨(dang) 委委員、副鄉(xiang) 長張慶衝(chong) 介紹,中共波密工委成立一段時間後更名為(wei) 分工委,1955年初被撤銷,隨即成立紮木中心縣委,其間先後在多地辦公。

  24歲的張慶衝(chong) 2016年進藏工作,承擔了挖掘、整理波密縣紅色曆史的任務。近4年來,他奔赴全國各地,尋訪了200多名健在的“老西藏”,積累了7000多分鍾的訪談資料。特殊年代的人和事,更加清晰地展現在人們(men) 眼前。

  苗丕一後來回憶,1955年的紮木,“隨著公路不斷前進,紮木很快就成為(wei) 物資轉運、施工指揮的中心,貿易公司、銀行均在此設點,商旅逐漸雲(yun) 集。到年底公路通車拉薩前後,紮木這個(ge) 當時地圖上還無名稱的地方,已空前迅速興(xing) 盛起來”。

  駐足紅樓內(nei) ,左右通道深邃而幽靜,兩(liang) 側(ce) 房間內(nei) 展示了大量曆史照片和一些珍貴的實物,生動還原了那段風雲(yun) 激蕩的曆史。

  波密解放後,波密(分)工委和紮木中心縣委大力開展宣傳(chuan) 、統戰工作,組織調查研究,學習(xi) 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學習(xi) 藏語文,樹立長期建藏思想,開荒生產(chan) ,慎重穩進開展工作,得到廣大藏族人民的信任。

  1959年9月,中共波密縣委正式成立。自此,波密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經過各族幹部群眾(zhong) 60多年的持續奮鬥,波密縣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hui) 各項事業(ye) 長足發展,城鄉(xiang) 麵貌發生巨變,處處生機勃勃。

  近年來,波密縣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和旅遊業(ye) ,群眾(zhong) 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中實現致富奔小康。

  古鄉(xiang) 雪瓦卡村,層層梯田裏,新栽的茶樹泛出嫩芽。32歲的村民索朗卓瑪說,過去,她家種植青稞和玉米,加上采挖野生天麻和蟲草,每年有1萬(wan) 多元的收入。如今,她家的20畝(mu) 土地流轉給了農(nong) 業(ye) 科技公司,自己也受聘到公司的茶田中管理茶樹,每月工資6000元。

  她說,全村還有32人和她一樣在公司就業(ye) ,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波密的發展,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ti) 到這裏投資興(xing) 業(ye) 。

  來自雲(yun) 南的博士仇全雷看中波密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先後投資2800多萬(wan) 元發展波密藏天麻產(chan) 業(ye) ,帶動紮木鎮東(dong) 若村及周邊農(nong) 牧民增收209.8萬(wan) 元。

  “我們(men) 以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的模式,解決(jue) 農(nong) 牧民麵臨(lin) 的專(zhuan) 業(ye) 技術和市場風險問題,力爭(zheng) 將天麻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推向更好的市場。”他說。

  波密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文橋介紹,波密縣目前已布局藏香豬、娟姍牛養(yang) 殖以及天麻、茶樹、羊肚菌、靈芝種植等產(chan) 業(ye) ,將野生資源發展為(wei) 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並覆蓋到全縣10個(ge) 鄉(xiang) 鎮84個(ge) 行政村。

  據介紹,2020年底,波密縣農(nong) 村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wei) 20703元、36480元。

  歲月如梭,擁有悠久曆史、經曆崢嶸歲月的波密,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紅樓也不再是縣城裏最顯眼的建築,但其承載的紅色故事和散發的精神之光,曆久彌新。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